资讯首页 >> 产业分析 >> 详细内容

2014年将是无线充电技术成为主流的一年

(2014-6-18 13:26:04)  1288人次浏览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Re/code周末刊文称,2014年或许将是无线充电技术成为主流的一年,而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将解决此前第一代技术存在的多方面局限。
  物联网或许将成为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进展。分析师估计,到2018年,全球将有300亿个设备无线联网。根据一份最新报告,美国家庭任何时刻平均有10台设备正连接电源,而随着互联设备的发展,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长。未来,用户或许可以使用同一充电板给多个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充电,从而摆脱多种多样的有线充电器。
  通过无线充电技术,用户可以同时充电多台设备,而不必使用任何线缆。尽管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但从第一代电感技术向第二代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无线充电成为主流。
  电感技术要求使用两个线圈,分别用于发射和接收。交流电通过发射线圈并产生磁场,从而将能量传送至接收线圈,而接收线圈可以给设备或电池充电。电感技术的发展吸引了人们对无线充电的兴趣,但这种技术存在限制。在使用这种技术时,一次只能给一台设备充电,而设备必须以特定方式放置在充电板上。
  电感技术的局限并非无线充电发展缓慢的唯一原因。近年来,多个不同组织提出了多种无线充电标准,令用户更加迷惑。如果希望推广无线充电,那么这些不同标准必须能无缝地兼容,或形成统一的标准。
  由于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这一目标正逐渐成为现实。这一技术已获得了A4WP和PMA两大无线充电标准组织的支持,并基于“空间自由”的理念。与以往技术不同,磁共振技术利用了磁共振原理,带来了多方面优势。
  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需要一个能同时支持多个接收器的简单发射器,引入了基于蓝牙智能通信的无线功率控制系统,并可以通过非金属表面发射功率。蓝牙智能通信在功率接收器和充电界面之间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通信通道。这意味着,即使是很小的设备,例如头戴设备和可穿戴计算设备,也可以智能地与充电界面通信。这一技术简单易用,而“空间自由”的理念意味着多台设备可通过同一发射器同时充电,且不必以特定位置摆放。
  这些优势将推动多个组织合作,制定统一标准。这一过程很可能将从今年底开始。而一旦整合开始,市场上将出现更多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由于可以方便地一次充电多台设备,这种无线充电技术将非常适合物联网设备,例如运动追踪设备、可穿戴设备和健康追踪设备。
  可以想象,对工业界、零售行业、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来说,这一技术意味着什么。无线充电站很可能将异军突起,咖啡馆、机场、餐厅和电影院等场所都将提供这样的无线充电站。用户可以在几乎任何场所给自己的设备充电。零售商和服务提供商甚至可以使用无线充电系统来提供增值服务,从而个性化移动用户的体验。
  不过,如果希望实现这一目标,那么OEM厂商必须在各种设备中集成端到端的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此外,这也需要向下兼容基于电感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同时避免出现干扰。
  很明显,对所有用户来说,无线充电都是一项很酷的功能。在物联网世界里,这种技术也非常必要。统一标准的制定、端到端技术的开发将使无线充电成为主流,并使物联网世界充分发挥潜力。
--------------------------------------------------
  致力于中国功率器件优秀供应商:可控硅、场效应、肖特基 【2014年度主打产品目录选型→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这些中国“芯”力量将改变产业格局 (12-13)
·超级电容行业或将迎来新拐点 (5-24)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背后:动力电池谁胜出? (5-24)
·做VR,中国缺什么? (1-26)
·半导体产业有望迅速崛起 (9-30)
·中国想要什么样的芯片产业? (6-5)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Micron-镁光科技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