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产业分析 >> 详细内容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014-6-4 14:11:22)  1338人次浏览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在虎门举办了一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相关课题”研讨会。从2013年底开始,新一轮集成电路产业规划的消息就开始成为资本市场相关概念的利好,不过时至今日,相关规划和政策也没有正式对外公布。
  “部委领导已经到地方考察集成电路产业状况,还特意表示地方政府不要太高调。如果本地有产业基础,就继续向前发展,如果原来没有产业基础,也就不要为了要中央财政资金硬要上马一些项目”。近日,某地高新区工作人向记者透露道,本轮国家层面的集成电路发展突出了地方政府的作用。截止到目前,国家部委共认定过5个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和8个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
  今年2月初,本轮集成电路政策下发的消息就在国内网络上出现,文件名称中带有《纲要》字眼,文件号为国发(2014)4号文。
  续2000年的国发18号文后,这次的国发(2014)4号文堪称中国内地30多年来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第四次尝试。
  “其实不用看文件的内容,大致方向和原则也能推断出来。毕竟产业的真实状况对于圈子里的人来说早就心知肚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也是明确的”。刘冬,一位中关村IT业人对记者表示。
  “在设计领域,通信、卫星定位导航和计算机这三个产业链有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需求,物联网近年来被抬的很高,传感器也会被重视”。刘冬向记者分析道。
  从“十一五”开始到2020年,国家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设立了16个科技重大专项,01-03专项都与集成电路相关。
  “五一前夕,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发布了2015年的课题指南,看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还会继续下去”。在刘冬看来,严峻的过去和现状无法不令本轮国发(2014)4号文保持低调,“以设计为主的核高基01专项至今在国家科技报告网站上都查不到验收通过课题的信息。中国移动上马TD-LTE时要5模终端,没有一家国内设计企业成功推出解决方案;国务院下发关于发展北斗定位导航产业的政策文件中都承认终端芯片的核心技术也还没有掌握”。
  “我注意到了今年以来媒体的报道,其实很多政策导向性的提法都是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就已经有的,比如鼓励设计企业兼并重组,形成10家左右骨干企业等”。刘冬分析道。
  多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证实,资源向重点骨干企业聚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撒胡椒面是这轮政策的一个原则,甚至很多国家任务会直接交给这些骨干企业承担。至于哪些是骨干企业,有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不会超过已经被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企业范围。
  作为一项享受10%所得税率优惠的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每两年一次认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向各地印发了2013-2014年度重点企业名单的通知,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在通知中指出企业名单仅供内部工作使用,不得对外公开。
  除财政科研项目等科技体制改革内容外,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是本轮集成电路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不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得的消息是,国家级的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是支持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兼顾设计、封装、装备材料等环节;鼓励各地方设立地方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不知道新近成立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于本轮集成电路发展是否也会提出什么新的思路?比如有些所谓的国产CPU是在外国流片生产的,那难道不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吗”?多位国内信息安全领域人士向记者透露,在信息安全概念的政策表述上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
  据悉,从2012年起,“安全可靠软硬件”的提法开始出现在工信部的十二五规划系列中;在当年的国发33号文中,曾作为国家战略级目标的“自主可控”一词没有再使用。目前国内的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认可”体系则是由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2003年提出的要求,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建立的。
--------------------------------------------------
  致力于中国功率器件优秀供应商:可控硅、场效应、肖特基 【2014年度主打产品目录选型→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这些中国“芯”力量将改变产业格局 (12-13)
·超级电容行业或将迎来新拐点 (5-24)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背后:动力电池谁胜出? (5-24)
·做VR,中国缺什么? (1-26)
·半导体产业有望迅速崛起 (9-30)
·中国想要什么样的芯片产业? (6-5)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Micron-镁光科技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