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产业分析 >> 详细内容

国产半导体何时才能打破国外垄断?

(2013-12-26 17:57:05)  1082人次浏览
 
     与国外半导体装备巨头相比,国内厂商仍存较大差距,当前国内高端制造装备大多仍需依赖进口。专家表示,国产半导体装备业亟须努力突破核心技术,加大资本投入,构建完善生态链体系。

  国产半导体设备业迅速崛起
  据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国产半导体装备业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目前一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工艺制造装备、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制造装备开发成功,国产装备实现从无到有、从低端装备到高端装备的突破,一些装备开始与国际领先厂商竞争。
  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金存忠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支持发展半导体设备制造业的诸多政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专项”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重点进行45-22纳米关键制造装备攻关等,使装备和材料占国内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10%和20%,并开拓国际市场。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2013年中国半导体制造装备战略峰会暨半导体设备市场年会”上获悉,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17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统计,2012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为36.8亿元人民币,预计2013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为42亿元人民币。

  与国际巨头相比仍存较大差距
  随着国家启动专项的支持和推进,一些关键半导体设备已从2000年落后国外先进水平5代,缩短为现在的1-2代,已有部分设备可以在大生产线上替代国外设备。但仅仅有几种设备国产化还远远不够,国内仍然没有整线制造的能力。许多国产半导体设备中的关键零部件也仍不具备国产化能力,依然需要进口,这也使得国产设备的完全自主仍然面临挑战。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执行编辑黄刚表示,我国半导体设备的发展始于模仿,设备本体的设计与制造和与之配套的工艺技术脱节比较严重,战略模式、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与国际巨头相比仍存较大差距,而且设备供应商缺乏对产品应用趋势和发展方向的深入了解。即使某些设备供应商的研发团队具有国际前沿技术研发能力,开发出高端设备,却苦于没有机会进入应用领域进行验证,导致无法在工艺验证及批量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设备,最终高端设备无法实现批量销售、缺乏市场竞争力。  (新闻出处:新华网)
--------------------------------------------------
 致力于中国功率器件优秀供应商:可控硅、场效应、肖特基  【QQ在线咨询1→浏览下载、QQ2→浏览下载
 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本年度主打产品型号与参数选型→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这些中国“芯”力量将改变产业格局 (12-13)
·超级电容行业或将迎来新拐点 (5-24)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背后:动力电池谁胜出? (5-24)
·做VR,中国缺什么? (1-26)
·半导体产业有望迅速崛起 (9-30)
·中国想要什么样的芯片产业? (6-5)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Micron-镁光科技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