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抱团围剿小米 |
|
(2013-12-23 11:29:06) 1424人次浏览 |
|
国产手机抱团围剿小米
小米目前可谓是风光无限,前段时间雷军与格力的10亿赌局更是将小米推到了风口浪尖至之上。
有句话说“枪打出头鸟”,小米如此高调的行为也引来了其他手机厂商的“不满”,纷纷奋起直追,抱团围剿小米。
OPPO、金立、华为、魅族等都已经站出来要围剿小米。
曾经在OPPO做出蓝光DVD的刘作虎选择离职创立“一加科技”(OnePlus),金立则成为独立品牌IUNI的投资方,并为其提供包括元器件和生产等方面的产业链支持。
这些“新品牌”的目标十分明确--完全在品牌形象上脱离与OPPO或是金立的关联,学习小米的模式,建立一个以社会网络渠道为主要模式的硬件加互联网生态圈。
华为则是发布了荣耀3X和3C,誓与红米争高低。荣耀3C配备的是4.7寸720p屏,搭载MT6588四核处理器和2GB RAM,支持双卡双待功能,内置800万像素摄像头。系统将搭载华为全新开发的Emotion UI 2.0,将成为千元级机型的最高配置。
而红米手机也是配置的4.7英寸的720p屏,搭载MT6589T处理器 四核,内置800像素摄像头。
可以看到,荣耀3C和红米在配置上很是相似,价格上也是都定位于千元机。这样一来,小米就多了几个竞争对手。
此外,原本与小米合作紧密的高通、联发科目前似乎也个给小米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先说高通,高通虽然在GPU上强劲,但高通的CUP发展已经到了瓶颈,这使得高通下一代的芯片可能在性能上并没有太显着的提升。
正是考虑到了这点,小米并没有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种看似很棒的策略其实给小米带来了发展的难题。一旦小米搞砸了与双方的关系,小米的情况会急转直下。
这样一来,明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将会上演一番群雄逐鹿的场景,小米能否被逆袭,其它手机商场能否成功围剿小米,让我们拭目以待。
国产手机欲围剿小米手机 雷军死定了?
毫无疑问,小米已经成为中国手机行业的众矢之的了。
从2010年成立至今,在短短的三年内,这家“用互联网模式做手机”的公司依靠着“MIUI+社会化传播+网络渠道”的模式,迅速成为了一家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互联网企业。
并且,它丝毫没有慢下来——在2013年这一年内,小米就推出了包括小米电视、红米手机、小米路由器、小米盒子等智能硬件,其软件业务也大张旗鼓的向文学等领域扩张。低价硬件平台加上软件生态圈,雷军直言小米在学习亚马逊,并给出了明后年将市值做到1000亿人民币的豪言。
这样的小米,没有哪个手机厂商不会在意。况且在另一方面,诸如联通、电信这样运营商渠道,一直是中国手机销售的重要渠道,但现今,运营商门开始降低对手机的补贴力度,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国产手机厂商而言,他们销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将会被进一步压缩。
这些手机厂商将要怎么办?学习小米。
所以我们看到,OPPO和金立率先站了出来——曾经在OPPO做出蓝光DVD的刘作虎选择离职创立“一加科技”(OnePlus),金立则成为独立品牌IUNI的投资方,并为其提供包括元器件和生产等方面的产业链支持。这些“新品牌”的目标十分明确——完全在品牌形象上脱离与OPPO或是金立的关联,学习小米的模式,建立一个以社会网络渠道为主要模式的硬件加互联网生态圈。
除了这两家之外,华为荣耀、罗永浩的锤子科技,以及从来都是和小米打得难舍难分的魅族等厂商,都会加入到2014年这场热闹的混战中来,但他们都用一个共同的目标——围剿正在迅速膨胀的小米公司。为什么说是围剿?因为接下来,它们将为小米带来一些共性的负面影响。
首当其冲的便是小米的产品周期将会被打乱——我们已经习惯了看到小米在发布一款新品后看到一些关键词:“抢购”、“F码”、“产能不足”……虽然我无意去揣测这背后小米手机是否真的供不应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从购买小米到拿到小米,往往都是一件大费周章且需漫长等待的过程。
可小米依旧如此火热,原因就在于,即使等待长达三个月,用户也无法在这个周期内找到一款“替代品”——与高通、MTK的紧密合作、强大的清理库存能力加上在配件搭配上高性价比策略,都让小米在时间和价格上领跑着这些手机厂商。可到了2014年,能够让小米这样领跑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首先,无论是OnePlus、IUNI、华为荣耀或是魅族,都有与大型元器件厂商讨价还价的能力,频繁的新机发布和上市,只要能在用户消费敏感区内提供高性价比的手机,那么他们的同时进入让小米在发货上很难再去留有像现在这样大的时间窗口;
其次,高通芯片的成长速率也成为了小米的限制,虽然在GPU上强劲,但高通的CUP发展已经到了瓶颈,这使得高通下一代的芯片可能在性能上并没有太显着的提升。
最后,我们看到,可能是考虑到高通的限制,小米也已经开始将鸡蛋放在了多个篮子里,但这同时也造成了它在高通和MTK之间“两难”的境地,在如此多的竞争者携带资源进入之时,如果搞砸了与双方的关系,小米可能会迅速失去他们的优先支持。
在这之外,小米的另一个危机来自于其销售渠道上——虽然小米是以“电商模式”而闻名,但实际上,小米手机还有很重要的一大部分销售是来自运营商的采购,包括与联通、电信的合约机。
可问题在于,除了前文提到的运营商正在降低对智能手机的补贴外,合约机还未小米手机带来另一个问题:过长的签约时间。基本上,小米的合约机的签约时间都在1年或是两年,可如今,年轻群体智能手机用户的平均更换手机周期在10各月,合约机在时间上的束缚让他们不太愿意去购买小米的合约机。
另外,雷军的小米模式是一种“向下生长”的模式——通过低价的硬件来普及自己的设备,在利用互联网服务区赚取收益。这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明年,我们将有可能看到“红米手机”的升级版,为老人量身定制UI系统的更大屏幕的“小米老人机”。
但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也让小米在失去20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这给了魅族、OnePlus、Vivo、IUNI、华为荣耀的等厂商一条安全线,他们可以在这个广泛的范围内去生产高性价比、全面配件都更加优质的智能手机,在确立市场和品牌后再向下与小米竞争。要知道,中国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有4.5亿,足够容纳如此多的竞争者。
所以,在2014年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我们将看到一番更加热闹的景象——越来越多的“独立品牌”开始学习小米的模式,一方面降低渠道和营销成本,另一方面开始构建自己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并依此来“挑战”和“围剿”小米。而小米,已经建立了成型的软硬件生在体系,却在逐渐失去它在价格和时间窗口上的领跑优势。它将如何赢得这场战争?
--------------------------------------------------
致力于中国功率器件优秀供应商:可控硅、场效应、肖特基 【QQ在线咨询1→浏览下载、QQ2→浏览下载】
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本年度主打产品型号与参数选型→浏览下载
--------------------------------------------------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最新资讯 |
 |
 |
热门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