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产业分析 >> 详细内容

电子元件市场集成度高 国内“缺口”巨大

(2013-8-23 11:53:52)  1200人次浏览
 
     电子产业有三个最核心的元件,一是处理器,二是内存,三是被动元件。第一类处理器中,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约90%都是英特尔的,台式机处理器则由英特尔和AMD掌控,智能手机处理器由高通、苹果、三星和英特尔占据,我国台湾的联发科技也占有部分低端智能手机市场。而内存和被动元件的市场集中度也很高。

  内存:供不应求局面将持续
  DRAM产业竞争激烈,基础不好的厂家纷纷退出该领域,还在生产DRAM的企业产能近4年都没有增加,而市场需求量却在增加,遂导致产品严重供不应求。
  内存目前分两大类:一类是DRAM,另一类是闪存,主要是NAND。DRAM主要配合CPU做缓存,NAND主要存储代码和数据。早期的手机用NOR闪存存储代码,后来手机软件系统太庞大了,NAND的价格优势明显,NOR在2011年以后基本消失了,在某些最低端的手机里还有少量使用。DRAM还可以简单分为手机用的Mobile DRAM、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用的DDR3 DRAM。
  DRAM是所有数码电子产品必备的关键零组件,2012年市场规模大约为260亿美元,其中三星占有42%的市场份额,韩国Sk-Hynix占有25%的市场份额,韩国厂家共占有67%的市场份额,美国Micron(美光)占有24%的市场份额,我国台湾厂家占据9%的市场份额。日本原本有尔必达,但被美光买下了。由于DRAM产业竞争激烈,基础不好的厂家纷纷退出该领域,还在生产DRAM的企业产能近4年都没有增加,而市场需求量却在增加,遂导致产品严重供不应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内存价格一路上涨,而进入6月份电子业的淡季,居然有钱都买不到。
  6月2Gb DDR3冲到1年内最高价,达1.81美元。虽然台湾厂家的DRAM产出只占全球的8%左右,但是这一市场就是喜欢炒作,台湾有4家主要的DRAM厂家,分别是位于中科的瑞晶及华邦电,以及厂房位于林口的南科及华亚科,均传出破片问题,未来几个月内的DRAM供给量恐将减少2%~4%。
  Mobile DRAM的市场规模不大,大约为120亿美元,但成长速度很快,因为智能手机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平均每部手机需要使用大约10美元的DRAM。三星在此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56%,韩国Sk-Hynix市场占有率为22%,美国美光为21%,前三大厂家市场占有率约为99%。三大厂家处于垄断地位,基本上它们都不愿意扩产,以维持供不应求的局面,提高价格。很多人说以苹果的实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不会让自己的关键零组件出现供应问题,不过在某些领域,即便是握有千亿美元现金的苹果也无能为力。例如像A6X这样的核心芯片,只有三星一家提供,风险极高。但这一问题无法解决,如果苹果投入硬件制造,那么至少需要5年的摸索期和10年的技术储备,这对一向赚快钱的苹果来说根本无法接受。
  NAND闪存市场规模大约为220亿美元。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16Gb版的iPad和32Gb版的iPad,这个Gb就是NAND的容量。最近很多手机厂家拿不到eMMC型NAND,导致出货受影响。原因很简单,三星为了保证自己手机的供应,减少了对外供货。NAND闪存价格自2012年6月底开始一直上涨,涨幅达30%左右,原因跟DRAM涨价类似,多年以来都是靠技术和增加规模来提高产能。不过技术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厂家也不愿意扩产,更愿意享受供不应求的局面。三星的市场占有率为37%,东芝为29%,美光为14%,Hynix为12%,英特尔为8%,前三大占据80%的市场。

  被动元件:日本厂商占优势
  在MLCC市场中,日本厂家市场占有率大约为55%。它们在2013年也会有不错的成长,而日本厂家的增长意味着其他厂家的萎缩。
  被动元件主要分为电阻、电容、电感、磁芯。2013年被动元件产业产值大约为217亿美元,其中电容器占66%,大约为144亿美元;电阻产值大约为20亿美元;电感产值大约为30亿美元;磁性元件产值大约为12亿美元。
  被动元件产业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中国和东南亚。日本占据绝对优势,占有52%的市场份额。随着日元大幅度贬值,日本所占的比例还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大陆厂家只占大约7%的份额,且大多是低端产品。由于Chip型被动元件生产高度自动化,且工厂占地面积小,大部分日本企业都在日本本土生产绝大部分产品,只有少量低端产品在中国和东南亚生产,美国企业也是绝大部分产品都在本土生产,没有向外转移的可能。
  电容可以分为陶瓷电容、铝电解电容、固态电容、钽电容和薄膜电容。其中以多层陶瓷电容MLCC出货量最大,产值最高,占电容市场的62%。平均每部手机需要使用大约300~400颗MLCC,每部笔记本电脑需要使用400~600颗MLCC,每部平板电脑需要使用300~400颗MLCC。随着MLCC容量的不断增大,一些铝电解电容的市场都被MLCC抢占了。MLCC是最具成长力度的电容,而铝电解电容市场未来将逐渐萎缩,其市场主要是工业设备、白色家电、电视和PC主板。其中,白色家电市场基本持平,电视市场还呈现微跌局面,台式机目前市场正在逐渐萎缩,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市场也在急剧萎缩。其余几种电容的市场都比较稳定。
  在MLCC市场中,日本厂家市场占有率大约为55%,2013年三星旗下的SEMCO会超过TDK成为全球第二大MLCC厂家。而MURATA拥有最大的产能和最优秀的技术,稳居MLCC霸主地位。如果以日元计算,TDK、TAIYO YUDEN在2013年也会有不错的成长,而日本厂家的增长意味着其他厂家的萎缩。日本厂家品质优秀,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高,但日元贬值降低了其售价。我国台湾企业YAGEO国巨、WTC华新科技、HOLYSTONE禾伸堂合计的市场占有率大约为9%。中国大陆企业主要是风华高科和宇阳控股,合计市场占有率不足2%,大约为1.5%。
  中国大陆众多的生产基础往往只是一个组装车间,采购都被外企和合资企业控制,上游关键零组件则95%以上被外企和合资企业控制。在大陆海关公布的2012年出口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中,抛开18家物流与投资型企业,中国大陆企业只有5家,而我国台湾地区企业有46家。
--------------------------------------------------
 免责声明:文章摘自网络、本网站不承担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2013年主打产品型号与参数选型→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这些中国“芯”力量将改变产业格局 (12-13)
·超级电容行业或将迎来新拐点 (5-24)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背后:动力电池谁胜出? (5-24)
·做VR,中国缺什么? (1-26)
·半导体产业有望迅速崛起 (9-30)
·中国想要什么样的芯片产业? (6-5)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Micron-镁光科技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