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产业分析 >> 详细内容

汽车MEMS:安全设备销量增长 十大厂商主导

(2013-7-22 17:22:05)  1249人次浏览
 
     文章插图看大图→浏览下载
  导读:尽管受到欧元兑美元汇率的不利影响,但博世2012年仍然是最成功的汽车MEMS传感器供应商。博世将其归功于博世集团的内部专有市场,而博世集团也是全球最成功的一线零部件厂商之一。总体来看,前十名厂商的合计营业收入为21.18亿美元,比2011年的20.03亿美元增长5.7%。去年总体汽车MEMS产业营业收入为22.63亿美元,十大厂商合计份额接近94%。
  据IHS公司的MEMS与传感器市场追踪报告,2012年德国博世是汽车MEMS传感器领域的头号供应商。凭借在多个产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博世的营业收入是第二名厂商营收的两倍以上。虽然博世2012年汽车MEMS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相对温和,只有4.5%,但其总体营业收入高达6.53亿美元,遥遥领先于第二名日本Denso的2.96亿美元。博世上一年也比Denso高出3亿多美元。另外3家厂商的营业收入在两亿美元以上,还有4家厂商大幅超过了1亿美元。
  排名前十的其他厂商包括日本松下和村田制作所;德国英飞凌和Silicon Microstructures(母公司Elmos位于德国);美国Sensata Technologies、飞思卡尔、ADI和德尔福。

  安全设备销量增长 汽车MEMS业务受益
  尽管受到欧元兑美元汇率的不利影响,但博世2012年仍然是最成功的汽车MEMS传感器供应商。博世将其归功于博世集团的内部专有市场,而博世集团也是全球最成功的一线零部件厂商之一。
  博世产品线非常宽,不仅是最大的压力传感供应商,也是低压MEMS如歧管绝对压力(MAP)传感器和大气绝对压力(BAP)传感器的头号供应商,亦是共轨燃油系统和汽油直喷系统等高压应用MEMS传感器的最大供应商。今年其压力传感器预计会成为营业收入最大的MEMS器件。
  博世的汽车MEMS业务受益于安全设备的销售增长,尤其是在电子稳定控制(ESC)系统领域,该公司是加速计、陀螺仪和压力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博世还紧跟趋势,把加速计与陀螺仪封装在一起(组合式传感器)以降低ESC系统生产总体成本,博世是去年这一组合传感器最大的供应商,略微领先于村田制作所。
  Denso位居第二,2012年营业收入增长3.4%。Denso的业务大约有一半集中在丰田汽车,但最近几年其丰田以外的客户群趋于多样化。Denso是包括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在内的HVAC系统MEMS传感器的最大供应商,HVAC应用仅次于该公司的安全气囊加速计。安全气囊加速计占Denso2012年营业收入的很大比例。
  松下排名第三,营业收入为2.08亿美元,增长2.8%。这家日本厂商的多数营业收入来自汽车陀螺仪,与其他两大厂商相比,产品范围较窄。该公司是in-dash导航陀螺仪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先厂商,而且在供应面向ESC安全应用的陀螺仪方面,与博世平分秋色。

  十大厂商合计份额 占九成以上
  总体来看,前十名厂商的合计营业收入为21.18亿美元,比2011年的20.03亿美元增长5.7%。去年总体汽车MEMS产业营业收入为22.63亿美元,十大厂商合计份额接近94%。
  美国Sensata Technologies排名第四,营业收入为2亿美元,增长5.3%;美国飞思卡尔排名第五,营业收入为1.99亿美元,增长4.0%。Sensata Technologies在高压应用领域排名第一,领先于博世和Denso,而飞思卡尔是最大的安全气囊加速计供应商。
  在十大厂商中,增长最快的是排名第八的村田制作所,营业收入大增23.1%至1.27亿美元,主要归功于它在ESC加速计与ESC组合传感器领域的强大地位。排名第十的Silicon Microstructures增长11.5%至4500万美元。排名第六的ADI增长9.0%至1.75亿美元,英飞凌增长8.5%至1.51亿美元,这些厂商的营收增长也很强劲。
  十大厂商中营业收入下降的唯一一家厂商是排名第九的德尔福电子,营业收入下滑2.3%至6300万美元,因其主要应用领域安全气囊传感器一直疲软不振。
--------------------------------------------------
 免责声明:文章摘自网络、本网站不承担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2013年主打产品型号与参数选型→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这些中国“芯”力量将改变产业格局 (12-13)
·超级电容行业或将迎来新拐点 (5-24)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背后:动力电池谁胜出? (5-24)
·做VR,中国缺什么? (1-26)
·半导体产业有望迅速崛起 (9-30)
·中国想要什么样的芯片产业? (6-5)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Micron-镁光科技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