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产业分析 >> 详细内容

高亮度LED芯片产业:市场格局与发展

(2013-3-29 10:43:52)  1318人次浏览
 
     高亮度LED主要分为红外光的GaAs体系和AlGaAs体系,红、橙、黄、绿色的AlGaInP体系,绿色和蓝色的InGaN体系,以及紫外光的GaN和AlGaN体系。目前InGaN体系的蓝光光效已经较高,再结合四元系的红黄光,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于照明、背光、显示、交通指示灯等领域。紫外光LED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半导体紫外光源在照明、杀菌、医疗、印刷、生化检测、高密度的信息储存和保密通讯等领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红外光LED主要包括峰值波长从850nm到940nm的红外LED,广泛应用于遥控器、驱动器、电脑鼠标、传感器、安全设备和显示器背光等领域,红外LED需求持续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家用电器、安全系统和无线通讯产品等。
  白光应用是蓝光LED芯片的重要市场,也是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其采用蓝光芯片加YAG黄色荧光粉从而形成白光光源。目前,国际LED大厂在大功率蓝光芯片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国内LED芯片企业目前主要是在中小功率蓝光芯片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前几年的过度投资引起了产能过剩,导致中小功率蓝光芯片市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价格战”。对于蓝光LED芯片而言,主要的发展方向为硅基LED芯片、高压LED芯片、倒装LED芯片等。对于中小功率LED芯片市场而言,目前主流市场的趋势为0.2-0.5W市场,封装形式包括2835、5630以及COB封装等。对于其它细分领域,如垂直结构的芯片,封装后可以应用于指向性照明应用,如手电、矿灯、闪光灯、射灯等灯具产品中。

  硅衬底LED芯片渐受关注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蓝光芯片一般都是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其中以日本日亚公司为代表;此外还有一种蓝光芯片是在碳化硅衬底上生长,以美国科锐公司为代表。
  近年来硅衬底上生长的蓝光LED芯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硅衬底由于可以采用IC厂的自动生产线,比较容易采纳目前IC工厂的6寸和8寸线的成熟工艺,再加上大尺寸硅衬底成本相对低廉,因而未来硅衬底LED芯片的成本预期会大幅度下降,也可促进半导体照明的快速渗透。硅基LED芯片在特性有下列特点:
  ● 垂直结构,采用银反射镜镜,可使电流分布更均匀,从而实现大电流驱动;
  ● 硅衬底散热性好,有利于芯片的散热;
  ● 具有朗伯发光形貌,出光均匀,容易进行二次光学;
  ● 适于陶瓷基板封装;
  ● 适合于LED闪光灯和方向性较强的照明应用,可应用于室内、室外和便携式照明市场。
  在硅基LED芯片的开发上,晶能光电在2009年就曾推出小功率硅基LED芯片,被广泛地应用于数码显示领域。2012年6月晶能光电在广州发布了新一代大功率硅基LED芯片产品,引起了国内外LED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推出了包括28mil、35mil、45mil和55mil在内的四款硅基大功率LED芯片,其中45mil芯片达到了120lm/w的光效,并在年底达到了130 lm/w,且可靠性良好。硅基LED芯片陶瓷封装后,与国际知名的产品相比,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引起了国内外封装厂和LED灯具厂的极大兴趣。据报道夏普和普瑞也宣布于2012年底实现了硅衬底白光芯片的量产,推出了两款白光芯片;另外,包括三星、欧司朗、晶电等大厂也正积极从事于硅基LED芯片的研究。
  LED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LED芯片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将促进半导体照明走入全家万户。由于硅衬底具有成本低、IC厂制造工艺成熟等特点,随着6-12寸大尺寸硅基LED技术的不断发展,硅基LED技术将在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这对于LED产业会产生重大影响。

  高亮度芯片面临的发展瓶颈
  当前,半导体照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蓝光LED芯片的光效要不断提升,成本要不断下降。目前科锐基于碳化硅的LED芯片已经实现了200lm/w光效产品的量产,研发水平光效可以达到276lm/w。在LED芯片成本下降和光效提升的这一竞赛中,目前正遇到以下几个发展瓶颈。
  第一是蓝光芯片存在的Droop效应。在大电流密度条件下,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会下降,有试验表明Droop效应是由包括俄歇效应在内的多种原因引起,这个效应限制了蓝光芯片在大电流密度下的使用,从而阻碍了流明成本的下降。
  第二是绿色能隙(Green gap)和红色能隙(Red gap)。当波长从蓝光进入到绿光波段时,LED的量子效率会下降,如530nm的绿光量子效率下降很快;对于红光而言,在深红色光谱中内部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但对理想白光光源中的橘红色发光波长(如614nm)而言,其效率迅速下降。这些效应限制了绿光和红光芯片的光效提升,延缓了未来的高质量白光的产生。另外,绿光及黄光LED效率也受到本身极化场的冲击, 而这个效应会随着更高的铟原子浓度而变得更强。
  第三是外延的异质生长问题。由于外延生长时晶体中存在缺陷,形成大的位错密度和缺陷,从而导致光效下降和寿命下降。目前蓝光芯片无论是碳化硅、蓝宝石、硅衬底技术都是异质外延,在衬底和外延晶体之间存在晶格失配导致位错,同时由于热膨胀系数的差别在外延生长后的降温过程中产生热应力,导致外延层出现缺陷、裂纹、晶片弯曲等。衬底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外延层的晶体质量,从而影响光效和寿命。如果采用GaN同质衬底进行外延生长,利用非极性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活性层的缺陷,使得LED芯片的电流密度比传统芯片高5-10倍,大幅提高发光效率。据报道首尔半导体采用同质衬底开发的nPola新产品,与目前的LED相比,在相同面积上的亮度高出了5倍,但GaN同质衬底对于LED而言仍过于昂贵。
  总体而言,在蓝光LED芯片的未来发展上,倒装芯片、高压芯片、硅基芯片等都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倒装芯片由于散热好可以增大注入电流,不用打线可以提升产品在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高压LED芯片由于可以更加匹配供电电压能够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再加上定制的IC电源,最适合于LED球泡灯;硅基LED芯片由于可以在6寸或者8寸的硅衬底上进行外延生长,可以大幅度降低LED的成本,从而加速半导体照明应用时代的来临。对于其它颜色而言,红光LED芯片和绿光LED芯片的光效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红光和绿光LED芯片光效进一步的提升,未来白光不一定就是目前的蓝光LED芯片加黄色荧光粉的形式,也可能是RGB或其它的形式,未来白光的封装方式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
  免责声明:文章摘自网络、本网站不承担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13年03月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这些中国“芯”力量将改变产业格局 (12-13)
·超级电容行业或将迎来新拐点 (5-24)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背后:动力电池谁胜出? (5-24)
·做VR,中国缺什么? (1-26)
·半导体产业有望迅速崛起 (9-30)
·中国想要什么样的芯片产业? (6-5)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Micron-镁光科技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