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技术资讯 >> 详细内容

前景广阔:无线充电普及程度将可比WiFi

(2013-5-16 12:16:35)  1461人次浏览
 
     导读: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我们的所有设备依然都离不开电源线和插头。一旦电池耗尽而又无处充电,这些设备便毫无用处。新技术的普及都面临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经典难题。只有无线充电站遍布各地,无线充电才有很大吸引力;然而,在大量用户拥有兼容设备前,商家没有安装充电站的动力。这个难题将延缓无线充电技术的采用,但只有时间能够解决。
  美国科技网站TNW今天发表评论文章称,无线充电技术不仅可用于消费电子产品,还可用于汽车、医疗植入体等重要设备。随着该技术像Wi-Fi一样逐渐普及,它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无线的世界里。手机、WiFi、蓝牙、2G、3G、4G等无线技术让数码设备每时每刻都能联网。不过,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我们的所有设备依然都离不开电源线和插头。一旦电池耗尽而又无处充电,这些设备便毫无用处。因此,电池续航时间一直是产品广告、性能清单和评测中的重点指标。
  设想一下以下场景:只需将手机放在正确的位置就能充电。而这正是无线充电的目标。科技创新公司Fulton Innovation工程部经理乔舒亚.施万内克(Joshua Schwannecke)认为:“无线充电可以让电源无处不在,电池或其他电源设备所能容纳的电量不再构成制约”。
  包括Lumia 920在内的多款诺基亚手机支持无线充电

  “剪掉”电源线
  要实现完全的无线自由,需要剪掉最后一根线——电源线。相关技术已经诞生而且在消费产品中得到应用。这种名为磁感应的技术可以无线传输电能,只需将带有嵌入式接收器的设备放在充电站上即可充电。该技术的电能传输效率与距离成反比,但距离不是问题,因为电源发射器可嵌入到手机等设备通常放置的地方,例如咖啡馆的桌子、办公桌、床头甚至家具内。施万内克称,Fulton正与家具厂商合作开发这种设备。
  市面上已有用于iPhone等手机的充电站和充电盒。Nexus 4和Lumia 920都可无线充电,有人揣测下一代iPhone也将采用该技术。在日本,无线充电正在普及。在美国,英特尔展示了一款内置无线充电器的笔记本电脑;2013款道奇达特(Dodge Dart)率先内置了无线充电板,现已有多款车型效仿。

  多方合作
  所有技术的一大要素是兼容性:所有设备和充电站必须无缝衔接,否则这个概念会成为泡影。于是无线充电联盟(WPC)应运而生。WPC致力于开发设备与充电器厂商共同遵守的标准,现有100多家会员,其中包括Fulton Innovation、HTC、LG、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等多家领先科技公司。
  然而,WPC提出的Qi标准并未被全面接受。WiTricity公司提出了另一专利标准并拥有许多相关专利。无论最终哪项标准胜出,无线充电的前景都令人兴奋。
  WPC主席门诺.特雷佛斯(Menno Treffers)认为,无线充电的一大好处是消除了人们经常充电的心理障碍,因为充电时不用再插上插头,把手机放下就能充电,拿起来就可使用。

  应用前景广阔
  特雷佛斯和施万内克都认为,无线充电最终会像WiFi一样无处不在。该技术显而易见的用途是便携式设备,但其潜在用途远不止如此。例如,它还可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停车位、信号灯乃至公路沿线都可设置发射器。汽车充电需消耗大量电能,但Fulton推出的eCoupled技术可以对此计费。未来的场景可能是车主将车开到停车位,掏出手机购买一些电量。咖啡厅或机场也可提供收费充电服务。
  该技术还可用于医疗领域,例如为医疗植入体无线充电。这样可以避免在体内植入导线,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施万内克表示,实验证明,该技术没有危害,至少为消费设备充电时产生的磁场不会影响身体。eCoupled技术还可以检测电能传输的接收对象。一旦检测到接收对象并非所需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动汽车,设备将会切断电源或提醒用户。

  行业协调发展
  新技术的普及都面临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经典难题。只有无线充电站遍布各地,无线充电才有很大吸引力;然而,在大量用户拥有兼容设备前,商家没有安装充电站的动力。这个难题将延缓无线充电技术的采用,但只有时间能够解决。特雷佛斯称:“这需要理顺所有关系,充电设施建设、充电器进入用户家庭、技术在产品中的运用需要整个行业的协调”。但他认为,这个问题不大,因为用户已经享受到了这种技术带来的好处。
  特雷佛斯认为,无线充电还处于初步阶段,其发展路径与Wi-Fi类似。他以星巴克为例称:“只要配置这种技术的手机够多,用户经常停留的地方便有动力提供充电设备,因为这样能吸引顾客”。在星巴克,顾客都想要有插座的座位,这表明“确实存在这种需求”。
  至于无线充电技术能否成为下一项伟大的技术,他表示:“它有改变人们生活的潜力,因为它解除了对电池耗尽的忧虑”。
  施万内克则称:“我认为这是一项能够催生许多其他重要创新的伟大技术。电源不应让我们担心。这种技术让它随手可得,人们便再也不用担心没电了”。
--------------------------------------------------
 免责声明:文章摘自网络、本网站不承担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2013年主打产品型号与参数选型→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Mophie推出能给汽车救援的充电宝 (1-9)
·电动汽车未来等待石墨烯产业崛起 (7-11)
·因缺少一个关键元件,中国的数码单反遥遥无期 (6-6)
·英飞凌推出高功率高效率应用的高压MOSFET (4-5)
·罗姆音频IC研发成功,可播放各种音源格式 (3-21)
·当石墨烯遇上锂电池,石墨烯迎产业化良机 (9-7)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Micron-镁光科技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