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主流GPS芯片发展历程 |
|
(2013-1-1 13:34:56) 1288人次浏览 |
|
IT生态调查:科技创新 主流GPS芯片发展历程
导航产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GPS芯片的不断完善,至2003年以来,GPS芯片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局面。核心芯片是GPS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核心芯片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GPS产品的性能差异,芯片技术直接关系到GPS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未来发展走向。目前全球约有几十家制造商生产GPS导航芯片,包括美国SiRF(瑟孚)、Garmin(高明)、Motorola(摩托罗拉)、SONY(索尼)、富士通、飞利浦、Nemerix、uNav、uBlox等。
随着军用和民用对小尺寸、低功耗的不断追求,以及硬件设计水平和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2002年开始出现将GPS射频与数字部分集成在一起的单芯片GPS接收机,其中产品化的单片式GPS芯片有Motorola的“Instant GPS”和Sony Semiconductor的CXD2951系列。随后又出现了德州仪器、高通、美国SiRF等国外公司的GPS单芯片,以及英飞凌等台湾公司的GPS单芯片。
在目前GPS导航市场中,采用SiRF芯片的导航仪市场占有率是最高的,主要得益于SiRF芯片保持着优异的性能并不断完善,国内GPS方案商所推出的方案也最多。SiRF公司成立于1995年2月,提供GPS芯片集以及相应的软件产品,其产量占全球GPS芯片出货量的70%。SiRF公司的芯片由一块射频集成电路、一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和标准嵌入式GPS软件构成。射频集成电路用于检测和处理GPS射频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处理中频信号,标准嵌入式GPS软件用于搜索和跟踪GPS卫星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求解用户坐标和速度,其主打市场是无线手持设备、汽车、便携式计算设备以及一些GPS专业用户。在后续发展中SiRF不断壮大,扩大其在导航芯片中的影响力,不断收购合并了同类技术型公司,如研发后端主芯片的掌微,前端则有TrueSpan(移动电视接收芯片)、Kisel(多功能RF技术)和Impulsesoft(蓝牙技术)等无线技术公司,打造多功能的RF方案。
我们常说的GPS芯片方案商,则是通过在GPS主控芯片提供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应用于一体的整套方案公司,如市售主流的远峰、艾培科、掌讯、美赛达等。掌讯、远峰、艾培科是提供基于瑟孚公司的芯片做相关应用的设计公司,美赛达是提供基于三星公司的芯片做相关应用的设计公司。前者是偏向于PND(手持GPS)的芯片方案提供商,而后者则是针对手机导航及车机导航市场。
除此之外,也有完全基于自身实力研发,从芯片软件技术、硬件配置、软硬结合于一体的一条龙生产系统,如国外知名导航品牌Garmin和国内著名品牌任我游,其产品的芯片设计到地图配置全是量身打造,出自自己公司独立完成,于国内其他品牌导航相比,更具自身特性。
------------------------------------------------
免责声明:文章摘自网络、本网站不承担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13年01月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浏览下载
------------------------------------------------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最新资讯 |
 |
 |
热门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