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企业动向 >> 详细内容

半导体显示,产业新定义

(2012-9-19 15:23:11)  1686人次浏览
 
     京东方王东升:半导体显示,产业新定义
  9月18日,“中国·北京2012国际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把握时机 创新模式 共拓未来”,作为平板显示产业交流发展动向、介绍最新技术的国际性论坛,迄今已举办过两届,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京东方董事长、液晶分会理事长王东升发表了演讲,内容如下:
  我的演讲内容分三个部分,先说第一部分。
  十五年来,显示领域出现了两次争论。一次在2000年前后,当时彩色显像管(CRT)产业已面临替代危机,下一个主流方向是等离子显示(PDP)还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业内有截然不同的声音。通过十多年的发展,TFT-LCD已成为显示领域绝对主流,结论已定。随着TFT-LCD和电致发光(EL)技术的进步,有源有机发光显示(AMOLED)也开始产业化。另外柔性显示(Flexible Display)、激光显示(Laser Display)等显示技术也不断涌现。目前,新的一轮争论又已开始,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自1879年爱迪生发明灯泡以来,继而1904年电子管问世,电子器件的进步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1947年晶体管问世,六十五年来,电子器件领域发展的历史基本是半导体技术替代真空电子技术的历史。其中对电子信息产业和人类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三次伟大替代:第一次发生在1947年以后,主要是信号领域,包括信号的搜集、放大、运算、传输、转换等,以晶体管、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半导体器件逐步替代了以电子管为代表的真空电子器件,促进了通信、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社会的到来;第二次替代发生在1991年TFT-LCD产品问世以后,以TFT-LCD为代表的半导体显示器件替代了以CRT为代表的真空电子显示器件,成为显示领域主流,继而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第三次替代始于1994年白光LED半导体灯问世和2012年OLED灯问世,以LED和OLED为光源的半导体照明器件正在逐步替代白炽灯和传统节能灯等电真空光源。
  有人曾经问我,在过去十多年里,为什么TFT-LCD发展成为市场主流?我回答:“TFT-LCD产业在显示领域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它顺应了半导体技术替代真空电子技术这一历史大趋势”。十五年前面对CRT替代危机,京东方决定进入新型显示领域,当时有人建议进入PDP,也有人推荐场致电发射技术(即FED,真空微电子显示),我们确实花了不少功夫对其进行研究,最后结论是它们基础技术依然为真空电子技术,而TFT-LCD的基础技术是半导体技术,从技术替代大趋势看,半导体技术一定会替代真空电子技术。TFT-LCD必将有更长远发展潜力,最终我们选择了TFT-LCD。随着AMOLED的产业化,随着未来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产生了新疑问。我们是否可以从哲学高度用两句话来回答:一是从CRT到TFT-LCD是技术的中断和开始;二是从TFT-LCD到AMOLED是技术的延伸和发展。TFT-LCD、AMOLED以及包括Flexible Display等新型显示技术,它们的基础技术都是半导体技术,都可统称为半导体显示(Semi Display)。
  下面说第二部分。
  首先,我们可以给半导体显示下个定义:半导体显示是通过半导体器件独立控制每个最小显示单元的显示技术统称。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以TFT阵列等半导体器件独立控制每个显示单元的状态;二是采用非晶硅(a-Si)、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有机材料(Organic)、碳材料(Carbon Material)等半导体材料;三是采用半导体制造工艺。与半导体显示技术和产品相关的材料、装备、器件和应用终端产业链统称为半导体显示产业。
  我们还可以通过TFT-LCD和AMOLED的结构比较进一步说明上述定义。多年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驱动,TFT-LCD已从a-Si 发展到LTPS和Oxide。TFT-LCD有六个部分组成,从人的视线方向往里看分别为:偏光片、彩膜、液晶、TFT阵列、偏光片、背光源。顶发光AMOLED有三个部分组成,从人的视线方向往里看分别为:密封层、有机发光层、TFT阵列。但TFT阵列的半导体材料已发生变化,其采用的是LTPS或Oxide。材料和工艺发生了革命性进步,器件结构也简单多了,但半导体显示的基本特征和技术基础并没有改变,柔性显示也同理,所以我们说从TFT-LCD到AMOLED是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它们之间技术相关性和资源共享性高达70%。
  从a-Si TFT-LCD、LTPS TFT-LCD、Oxide TFT-LCD到AMOLED,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关键驱动力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二是市场应用。市场应用是最根本的驱动力。随着市场应用的拓展和进一步细分化,客户对显示器件的性能要求更高:图像更真美、更省电、更轻薄、更便利、更时尚、更好性价比。而传统a-Si TFT-LCD尽管仍在进步,但总体上尚不能满足细分市场显示产品性能提升的要求,LTPS TFT-LCD、Oxide TFT-LCD和AMOLED应运而生。这些新型显示技术出现,进而带动了材料、工艺和装备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和装备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上述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应用发展。
  细分市场应用取决于显示技术和产品性能特点和成本竞争力。从目前显示应用领域特点看,主流依然是a-Si TFT-LCD;LTPS TFT-LCD主要应用于高端移动产品;Oxide TFT-LCD主要应用在高档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电视领域;LTPS AMOLED主要应用在手机等高档移动产品;Oxide AMOLED可能主要应用于电视等中大尺寸显示产品。
  根据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全球显示产品年市场总额2011年为1110亿美金,2018年预计为1634亿美金,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5.7%。其中a-Si TFT-LCD仍为主流,但逐渐呈下降趋势;LTPS TFT-LCD年复合成长率为13%;Oxide TFT-LCD为36%;LTPS AMOLED为31%;Oxide AMOLED为135%。该资料一定程度反映了显示领域各类技术和产品此消彼长的基本趋势。
  材料技术进步将大大促进新型半导体显示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反过来对材料厂商也是一个机会。基板材料将朝着更轻薄、更耐高温、更环保、柔性化等方向发展;IC将朝着SOC、COG、GOA,甚至“芯屏气和(CPSI)”方向发展;半导体材料将从a-Si发展到LTPS/Oxide、Organic/Carbon;靶材将从Mo/Al/MO向纯Al、Cu、甚至碳材料发展,部分ITO也正被碳纳米材料代替;液晶材料会要求响应速度更快;背光源中的LED灯会逐步减少,OLED材料寿命和光效会不断提升。当然这些都需要器件厂商和材料厂商携手努力。
  装备厂商也将获得新的机会。材料和工艺技术的进步要求装备厂商与时俱进。通过对现有a-Si TFT-LCD生产线成膜和刻蚀设备的改造,并增加少量高温工艺设备,即可促进现有产线技术升级;在OEL方面,工艺技术的进步也将带给设备厂商不少发展机会;还有柔性显示对Roll to Roll技术的相互促进,将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等制造成本;画质的提升要求光刻机等装备精度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依然需要器件厂商、材料厂商和装备厂商的携手共进。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面对显示面板产业目前所面临的成长压力。这几年来,面板价格不断下降,大大超出几年前我提出的“生存定律”下降幅度,全球面板企业处境艰难。有一副反映目前行业现状的对联:上联是“技术进步,产品进步,产业链提升,行业辛苦”,下联是“上游赚钱,下游赚钱,消费者省钱,面板亏钱”,横批是“成长的磨难”。我们确实做得很累!但我确信这是值得的,天道酬勤!
  尽管近期行业情况有所好转,但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没过去。业内同仁仍须共同努力,化压力为动力,以胸怀、智慧和勇气,携手合作,共同创建实现行业长期稳定盈利模式和发展机制。创建长期稳定盈利的模式和发展机制,我认为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技术创新推动价值创造;二是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增值。
  关于技术创新推动价值创造。我在2010年曾提出一个定律:即生存定律。这个定律的核心内容是:每三年显示产品性能提升一倍以上,企业才能生存下去。这一周期还将被缩短。为了活得好一点,我们的目标要努力高于上述要求。
  关于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增值。传统资源整合形式,一般通过垂直或水平整合,产生协同效应,实现价值增值。这里我强调的是,我们更要重视通过内涵式整合,实现价值增值。比如通过将TFT-LCD、AMOLED、柔性显示等技术相关性和资源共享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不要孤立的分割,要有机的联系。由于市场定位不同,我们要鼓励和尊重发展模式的差异化,重视内涵式整合,促进垂直和水平方向合作共赢。这也是我们提出半导体显示这一产业新定义的意义所在。正因为有了半导体显示这个产业新定义,才能真正促进内涵式整合的实现。
  最后,我提出三点建议,供大家研讨:
  一是将半导体显示作为行业标准术语,推进行业标准化;
  二是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尊重知识产权,携手共赢;
  三是高效利用资源,把控投资节奏,避免无序竞争。
  我坚信,只要大家真诚合作,创新进取,我们必将迎来行业发展新气象!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谢谢大家!
  二零一二年九月十八日
  新闻出处:电子信息产业网
 ------------------------------------------------
  免责声明:文章摘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12年9月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浏览下载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长电科技:目标是世界第一的封测企业 (7-11)
·安森美专注汽车应用领域,开发中国市场 (5-14)
·恩智浦半导体完成对昆天科的收购 (3-4)
·中兴进军汽车大功率无线充电和高端芯片等领域 (12-29)
·英飞凌与联华电子达成汽车应用制造协议 (12-18)
·飞思卡尔多管齐下助力物联网 (12-11)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著名半导体厂家网址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C106D-HC106D-单向可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Micron-镁光科技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