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基本知识 |
|
(2006-7-30 10:26:23) 4162人次浏览 |
|
晶体三极管(双极型晶体管)
(1)三极管基本结构和分类:在一块半导体晶片上制造两个符合要求的PN结,就构成了一个晶体三极管。按PN结的组合方式不同。三极管有PNP型和NPN型两种,如图1-26所示。它们都有三个不同不同导电区域:中间部分称为基区;两端部分一个称为发射区,另一个称为集电区。每个导电 区上有一个电极,分别称为基极、发射极、集电极,常用字母a、b、c表示。发射区与基区交界面处形成的PN结称为发射结;集电区与基区交界面处形成的PN结称为集电结。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发射区掺杂浓度高,因而多数载流子的浓度很高。 基区很薄,而且掺杂浓度很低,因而多子浓度很低。集电区掺杂也较低,它的多子浓度低于发射区,所以集电极和发射极不能互换。
(2)晶体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当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三极管内部有以下集中运动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IE,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
电子在基区中的扩散与复合:电子到基区后由向集电区扩散,被集电极吸收形成集电极电流IC,极少的一部分与基区的空穴符合,形成基区符合电流IBN。电子被集电极收集:集电结反向偏置时,组织集电区的电子向基区扩散,但有利于吸收基区扩散过来的电子,形成集电区收集电流ICN。
三极管放大的原理:即利用发射极注入的电子在基区的扩散大大超过符合而实现的。电流之间的关系: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发射极电流IE,
则有:IE=IB+IC IC=βIB (β为电流放大系数)
三极管的开关状态: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经常被当做开关使用,管子截止状态和饱和状态是开关工作时的两种稳态,而放大状态是管子从一种稳态向另一种稳态过渡的状态。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①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
② 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UCEO
当UCE>gt;UCEO时,则CE结被击穿,管子工作在一种过压工作状态,电流会急剧增加,管子容易被击穿损坏。
③ 集电极最大电流ICM:指集电极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值。
④ 最大功率PCM:指集电极允许的最大功率。
⑤ 特征频率fT:当工作频率增高时,β会下降,当f=fT时,β=1,三极管失去放大能力。
⑥ 集电极—发射极饱和压降UCES
(3)管型判别和电极判别:所谓管型判别,是指判别一只失掉型号的管子,是PNP还是NPN,是硅管还是锗管,是高频管还是低频管;而电极判别,则指分辨出它的e、b、c极。
测判三极管的口诀
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的判别是电子技术初学者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测判方法,笔者总结出四句口诀:“三颠倒,找基极;PN结,定管型;顺箭头,偏转大;测不准,动嘴巴。”下面让我们逐句进行解释吧。
一、三颠倒,找基极:大家知道,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图1是它们的电路符号和等效电路。
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图2绘出了万用电表欧姆挡的等效电路。由图可见,红表笔所连接的是表内电池的负极,黑表笔则连接着表内电池的正极。
假定我们并不知道被测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脚是什么电极。测试的第一步是判断哪个管脚是基极。这时,我们任取两个电极(如这两个电极为1、2),用万用电表两支表笔颠倒测量它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接着,再取1、3两个电极和2、3两个电极,分别颠倒测量它们的正、反向电阻,观察表针的偏转角度。在这三次颠倒测量中,必然有两次测量结果相近:即颠倒测量中表针一次偏转大,一次偏转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颠倒测量前后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这一次未测的那只管脚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基极。
二、 PN结,定管型
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三、 顺箭头,偏转大
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
(1)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如图3所示。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
(2)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
四、测不出,动嘴巴
若在“顺箭头,偏转大”的测量过程中,若由于颠倒前后的两次测量指针偏转均太小难以区分时,就要“动嘴巴”了。具体方法是:在“顺箭头,偏转大”的两次测量中,用两只手分别捏住两表笔与管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电极b,仍用“顺箭头,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c与发射极e。其中人体起到直流偏置电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最新资讯 |
 |
 |
热门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