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迎接春暖花开 或将爆发 |
|
(2014-9-24 13:05:33) 1146人次浏览 |
|
人类的想象无限大,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可能。有人说,“卫星导航应用只受人们想象力的限制”,这句话恰当地描绘了卫星导航市场的美好前景,是当今世界对该产业的共同认识。
一、我国卫星导航市场现状
卫星导航,一场新时空技术的革命,它实现了空间与时间参量的一体化提供,同时以高精度、高效益、实时动态地实现,利用数十个卫星开展全球化全天候服务,已成为国家重大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成为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是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大技术支撑系统和战略威慑基础资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人民大众、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由于其广泛的产业关联度和与通信产业的融合度,能有效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高技术产业高成长的助推器,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第三个发展得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新增长点。
产业初期,整体上存在“小、散、乱”现象
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主体是中小企业,行业发展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产值规模为数百亿元量级,而专业和非专业从事卫星导航的企业数量达数千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恶性竞争严重,侵权盗版猖獗,“山寨之风”横行,市场规模小而无序,极度缺少章法,常常一哄而上,时而又作鸟兽散。经过近20年的艰苦奋斗和磨练,经历前仆后继、“先锋成先烈”和“剩者为王”悲壮里程,逐步形成了一批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骨干企业,有多家公司已经上市融资,还有许多家公司正在准备上市,有的茁壮成长,有的还在矢志不渝、艰难度日,它们迫切希望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行动起来,形成主导产业发展的企业骨干群体。
造成我国导航产业“小、散、乱”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
1、核心技术缺失。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导航产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国家主推的北斗导航,但综合而言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从产生到发展,整体水平还是落后于美、俄国、、日、韩等发达国家,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国内的GPS应用市场逐渐成熟,与安防监控产品集成和服务基本趋向于国内品牌占主导的状况,但核心技术的确实,是严重制约行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表现在卫星系统缺失仍需要完善和健全、卫星定位核心技术和自主专用芯片技术缺失、终端产品缺乏创新和技术服务单一。
2、标准还需要完善。中国的卫星应用发展特别是北斗导航,是建立GPS应用之上开展起来的,尽管我们建立了个别类的行业应用标准,但总体还是标准缺失不到位,同时大部分的国标和行业标准都是自下而上建立,这容易造成行业没有明确的检测和坚定依据,以致于产品和服务的良莠不齐。因此,我们需要完善的标准大致有:统一的终端通信协议、统一的平台通信和统一的终端技术标准。
3、市场的无序竞争。由于整个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竞争规范化还在进一步实践中,我们卫星导航早期的终端产品是“皇帝女儿不愁嫁”,而随着集成化发展,终端产品技术门槛降低,现在已经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境地,大量的产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竞争加剧,行业标准与规范不健全,以致于行业企业转型残酷的价格战,个别终端制造商为了维持基本生存利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降低设计要求、减少质量控制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系统运营服务也同样处于与硬件厂商类似的竞争局面,为了争取项目无限制的降低,甚至免受服务费。
一群企业在争夺还在壮大但不算太大的市场蛋糕,显现为“僧多粥少”。深圳市北斗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于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的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专注于研究智能交通技术和应用研究。我们的GPS定位产品,能够隐蔽安装在汽车上,将车辆位置通过GPRS联网,上传至互联网,并提供行驶轨迹,电子围栏功能。我们关注和服务于定位导航产业,愿为其做大贡献绵薄之力。
二、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迎接春暖花开
虽仅仅处于产业发展初期,但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向全球化、规模化和大众化进步,期盼爆发性增长的声音在近几年呼之欲出。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涉及芯片与模块制造、终端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及相关增值服务等,是继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移动通信后的第三大信息产业。2010年~2014年中国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平均增长率为40%。业界普遍认为,像计算机、手机、汽车一样,我国将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甚至是最大的卫星导航应用产品的制造国和消费国。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环境逐步改善的情况下,今后几年乃至十年内的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平均增长速度将不会低于25%,尤其近两年将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可以这样认为,“十二五”期间是中国导航产业的机遇期,其产业产值的统计预测表明,2015年将超过2250亿元,演变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终端社会持有量在2015年有望达到3.4亿台左右,其中接受服务的数量预期达到1.8亿台,包括个人服务数量为1.2亿户,车辆用户为6000万户。
这是一个机遇期,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是在这期间,我国的北斗二代行将形成企业服务能力,并奉行积极开放的民用政策和国际合作方针,形成并实现GNSS的兼容互操作可交换功能;同时,也是卫星导航与无线通信进入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崭新时期,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封闭走向开放,依托移动通信、互联网、汽车业这样的大产业基础,迎来移动位置服务(LBS)和车辆信息系统(telematics)市场的爆发性增长期,将实现产业的高速度、跨越式、规模化、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前景一片光明,以下是其产业推动力的表现:
其一,国家政策大力推进卫星导航产业建设。2012年,北斗导航系统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十六项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同时又被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20个重大工程之一来重点扶持,行业政策红利优势明显。另外,《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即将出台。泛在精确定位,全息导航地图,智能位置服务,这三大核心技术突破指日可待;研制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系统,开展公众、行业及区域应用示范将陆续开展;面向未来导航与位置服务需求,构建国家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框架已不是想象,中国卫星导航市场繁荣初见端倪。
其二,系统性能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提升,为我国导航产业发展做牢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比如,美国在看到导航系统巨大的市场价值后,一直致力于GPS升级改造,并强调地面增强和服务系统建设,这是GPS应用能够保持全球领先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卫星系统的主网数量,由24颗星理论值,到目前实际运行的有30颗星,这样极大的改善了在一些小城市和山区的峡谷覆盖问题。此外,我国卫星定位核心技术目前已有研究机构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
其三,民用市场培育较为成熟,终端导航设备脱颖而出。早在2006年我国的个人导航终端数量超过车载导航终端数量。2007年中国市场上PND激扬上市,风靡全国,预示着2008-2009年定位手机规模市场破壳而出,2010年成为人们望眼欲穿的智能导航手机年。因此,“十二五”期间,民用终端的导航手机、信息终端、监控调度终端和专业级终端将更加丰富。
其四,监控与信息服务市场在稳步前进,促进行业融合。中国的安防产业走过三十几年历史,在关系“民生”的民用市场同样应用广泛,很多监控系统与GPS定位系统跨行合作,比如:车载监控、平安城市建设、道路监控等。
总而言之,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虽在初级阶段但正进入高速发展的根本转折时期,这次的产业蜕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期盼的是,中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在此次蜕变中实现实现高速度、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迎来春暖花开。
--------------------------------------------------
【致力于中国功率器件优秀供应商! 本月推广:主打产品型号目录与参数选型→浏览下载】
--------------------------------------------------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最新资讯 |
|
|
热门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