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详细内容

2014全球知名十大IGBT生产商

(2014-8-13 15:59:57)  1881人次浏览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业界公认的,发展最迅速的新型功率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电力电子等传统和新兴领域,被公认为是电力电子技术第三次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未来应用发展的必然方向,市场前景广阔,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全球知名的十大IGBT生产商。国际上,IGBT行业领先的公司主要有:

  1、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IR)
  美国国际整流器公司(IR)为全球功率半导体和管理方案领先厂商。IR的模拟及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先进电路器件、集成功率系统和器件广泛应用于驱动高性能计算机及降低电机的能耗,是众多国际知名厂商开发下一代计算机、节能电器、照明设备、汽车、卫星系统、宇航及国防系统的电源管理基准。
  IR公司推出的iPOWIR是一种典型的多芯片模块。它将功率器件,控制用的集成电路,或再加上脉宽调制(PWM)的集成电路,按电源设计的需要,用BGA的封装技术组合在同一个器件中。这种多芯片的器件大大简化了电源设计人员的工作。减小了元件数及所占的面积,性能上也有了很多改进。iPOWIR的发展,被认为是DC-DC变换的未来。但实际上,在其他各种应用领域,只要有进一步集成化的要求,MCM的结构都会出现并且会愈来愈多。所以它将是整个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重要发展方向。

  2、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
  意法半导体(ST)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意大利SGS半导体公司和法国汤姆逊半导体合并后的新企业,从成立之初至今,ST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半导体工业的整体增长速度。自1999年起,ST始终是世界十大半导体公司之一。为世界第一大专用模拟芯片和电源转换芯片制造商,世界第一大工业半导体和机顶盒芯片供应商,在分立器件、手机相机模块和车用集成电路领域居世界前列。标准产品包括分立器件如晶体管、二极管与晶闸管;功率晶体管如MOSFET、IGBT等。
  整个集团共有员工近50000名,拥有16个先进的研发机构、39个设计和应用中心、15主要制造厂,并在36个国家设有78个销售办事处。
  公司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同时也是欧洲区以及新兴市场的总部;公司的美国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卡罗顿;亚太区总部设在新加坡;日本的业务则以东京为总部;大中国区总部设在上海,负责香港、大陆和台湾三个地区的业务。
  自1994年12月8日首次完成公开发行股票以来,意法半导体已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代码:STM)和泛欧巴黎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8年6月,又在意大利米兰证券交易所上市。意法半导体拥有近9亿股公开发行股票,其中约71.1%的股票是在各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的。另外有27.5%的股票由意法半导体控股IIB.V.有限公司持有,其股东为Finmeccanica和CDP组成的意大利Finmeccanica财团和Areva及法国电信组成的法国财团;剩余1.4%的库藏股由意法半导体公司持有。

  3、飞兆(Fairchild)
  飞兆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俗称“仙童半导体”,是美国的一家半导体设计与制造公司,目前总部设在缅因州南波特兰。曾经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集成电路(略微领先于德州仪器公司)。当前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公司英特尔、AMD等的创始人都来自此公司。飞兆半导体公司在硅谷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飞兆(Fairchild)是一家以应用主导和解决方案为基础的半导体供应商,为消费、通信、工业、便携、计算机和汽车系统提供业界最先进的半导体和封装技术、制造能力和系统专业技术。其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提供采用前沿工艺和封装技术的功率半导体产品,利用先进的工艺和封装技术,将功率模拟、功率分立及光电子功能集成到创新的封装中,从而提高产品效能,缩短高效能产品上市时间。

  4、富士通(Fuji)
  富士通是日本排名第一的IT厂商,全球第四大IT服务公司,全球前五大服务器和PC机生产商,曾经是世界第二大企业用硬盘驱动器的制造商(硬盘业务于2009年第一季度转移到东芝公司旗下)和第四大移动硬盘制造商,是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富士通拥有32000个产品专利技术,名列美国2005年拥有专利最多的前十位。在Dow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和FTSE4GoodIndex Series指数中表现卓著,2008年富士通连续第十次在道琼斯SustainabilityIndexs股指中表现卓越。2013年富士通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最受尊敬企业”
  富士通(Fuji)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售货机、工厂自动化设备、电源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信息电子零部件。主要生产和销售IGBT、MOS-FET等功率半导体,特别是在工业驱动用IGBT组件领域的市场份额排名世界第三位,市场占有率高达30%。

  5、英飞凌
  英飞凌科技公司于1999年4月1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成立,至今在世界拥有35600多名员工,2004财年公司营业额达71.9亿欧元,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作为国际半导体产业创新的领导者,我们为有线和无线通信、汽车及工业电子、内存、计算机安全以及芯片卡市场提供先进的半导体产品及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英飞凌平均每年投入销售额的17%用于研发,全球共拥有41000项专利。
  西门子半导体事业部作为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前身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自从1996年在无锡建立第一家企业以来,英飞凌的业务取得非常迅速的增长,目前在中国已经拥有8家公司和1700多名员工。2004年英飞凌在中国的销售额增加了30%,高于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在国内的排名由2002年的第七位上升至前四位,成为英飞凌亚太乃至全球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进入中国以来,英飞凌不断顺应客户与市场的需求,研发及生产一系列能够应用于本地市场的产品。目前,英飞凌先进的半导体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我们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全球领先的经验,与包括联想、华为、方正、握奇等国内领先厂商展开深入合作,为中国电子行业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英飞凌在中国的协议投资额已逾10亿美元,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技术支持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在研发方面,英飞凌在上海、西安建立了研发中心,利用国内的人才资源,参与全球的重点项目研究;在无锡、苏州的后道生产工厂,为中国及全球其他市场生产先进的芯片产品;并以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为中心在国内建立了全面的销售网络。同时,我们在销售、产品代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国内领先的企业、高等院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与中芯国际等领先的电子代工企业进行生产制造方面的合作。到2007年,英飞凌计划将在华累计投资增加到12亿美元,员工成长到3000名。

  6、赛米控(Semikron)
  赛米控是全球功率模块与系统的领先制造商之一。其产品构成现代能源高效电机驱动和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其他应用领域包括电源、可再生能源(风能与太阳能)和公用车辆。赛米控的创新型电力电子产品为客户开发出结构更紧凑、更增效节能的电力电子系统。这些系统也相应地减少了全球的能源需求。
  赛米控是创建于1951年的家族式企业,总部位于德国纽伦堡。如今在全球拥有30个子公司,雇员已超过2800人。是二极管/晶闸管市场的领导者,占有全球34%的份额,拥有两万一千多种不同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涵盖了芯片、分离二极管/晶闸管、功率模块(IGBT/MOSFET/二极管/晶闸管)、驱动电路、保护元件以及集成电子系统。全球运营公司网络分别位于巴西、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韩国、斯洛伐克、南非及美国,保证为客户提供快速、全面的服务。Sindo Power作为赛米控集团的子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B2B电力电子在线门户网站,多语言销售与技术支持,以及电子商务。

  7、三肯(Sanken)
  三肯(Sanken ElectricCo.,Ltd.)是模拟电源半导体产品全球领先供应商,设计制造种类繁多的电源管理IC、电机控制IC、LED照明IC以及高品质汽车半导体器件和分立元件。Sanken产品的应用包括:HVAC和家电中的电机控制器、汽车引擎和辅助系统控制器、电视、音频、机顶盒和其它AV设备、LED照明灯具、消费电子和电信电源、医疗和军用设备的电源管理。Sanken产品尤其适用于那些符合绿色能源措施的高能效产品,如调速电机、太阳能板、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能源之星家用电器等。
  在1937年10月设立了财团法人东邦(Toho)产业研究所,从而在同堤研究室试制并研究硒整流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同研究所的解散,即由当时的半导体研究室主任,现在已去世的小谷銕治(Tetsuji Kotani)先生继承技术员和研究设备,设立了东邦产研电气株式会社(Toho Sanken Electric Co.,Ltd.)。并于1962年6月将公司改为现名三垦电气株式会社(SankenElectricCo.,Ltd.)。
  Sanken总部位于日本埼玉县,设计、应用和销售中心遍布全球。

  8、三菱
  三菱电机自动化作为机电产品综合供应商,其业务范围覆盖工业自动化(FA)产品和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产品。FA产品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调速器(INV)、人机界面(HMI)、运动控制及交流伺服系统(Motion Controller & Servo)、电动机(Motor)及减速机(GearMotor)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包括数控系统(CNC)、放电加工机(EDM)、激光加工机(LP)等。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Mitsubishi Electric Corp。(三菱电机)创立于1921年,是三菱MITSUBISHI财团之一,全球500强。产品范围广泛,包含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显示产品、手机、厨房电气、车载电气、生活电气、空调电气。面向商业消费者的电子、电力、社会、交通、宇宙、信息、电气、机器、半导体和影像等。
  三菱电机长期以来建立起的全球网络将旗下各公司、研究机构及制作所连为一体,为各事业部门提供的技术信息及资料,在各部门创造一流产品的过程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菱电机在保持公司在工业及重电设备、卫星、防御系统、电梯及自动扶梯、汽车用电子用品、空调、通风设备等领域的领先地位的同时,还将进一步拓展在移动通信设备、显示设备、显示装置技术及尖端半导体等领域的世界市场份额。此外,三菱还将致力于拓展新的事业领域,特别在环境保护和净化水质等领域取得了成功。
  三菱电机集团资料
  集团营业额:约2910亿日元
  集团员工总人数:12700人
  在中国的合资独资企业已达:29家

  9、东芝(TOSHIBA)
  东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亦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团旗下。东芝原名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1939年由株式会社芝浦制作所和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合并而成;从1875年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133年的漫长历程。
  在民用方面:东芝从一家以家用电器、重型电机为主体的企业转变为包括通讯、电子在内的综合电子电器企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东芝在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东芝已成功地从家电行业的巨人转变为IT行业的先锋。在军用方面:东芝从二战至今依然是负责为日本生产各类坦克、机枪、导弹大炮。
  2000年,东芝半导体的销售额继INTEL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位。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至2000年底,IT产值在东芝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4%。
  东芝是由两家日本公司于1939年合并成的。
  两家公司中第一个成立的是田中制造所,那是日本国内第一家电报设备制造公司;是由田中久重于1875年创立的。在1904年公司更名为芝浦制作所。在20世纪初期,公司以供应日本国内的重型机电制造为主业;在明治维新之后,公司更跃升为世界的工业大厂之一。
  第二家公司原名白热舎,创立于1890年是日本第一家制作白热电灯泡台灯的公司。这家公司之后有生产各种不同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公司于1899年易名为东京电器。
  在1939年东京电器与芝浦制作所正式合并成为东京芝浦电器株式会社。新名字分别为两家公司的开头字。而其英文名也是依照日语的拼音合并而来;To代表日语东的发音,Shiba代表芝的发音。不过公司一直到了1984年才正式开始使用“东芝株式会社"这个新品牌名称,并开始向泰国和中国出口。
  东芝发展历程
  东芝通过收购其他公司快速扩张,在40-50年代东芝购买许多重型机械的制造商与工业相关的公司。不过在70年代后东芝开始成立子公司,将收购的公司与核心产业分开。这些子公司包括:东芝EMI(1960年)、东芝电子设备(1974年)、东芝化学(1974年)、东芝照明科技(1989年)、东芝美国资讯系统(1989年)以及东芝搬运装置(1999年)。
  东芝在许多产品上都是日本首家制造出的厂商,例如:雷达(1942年)、晶体管电视与微波炉(1959年)、彩色影像电话(1971年)、日文字处理器(1978年)、笔记型电脑(1985年)、DVD(1995年)、HDDVD(2005年)。
  在1987年,东芝被指控违法贩售螺旋桨予苏联军方,供应其制作非常安静的潜水艇。这项交易违反冷战时期的CoCom协议。美国和日本的关系也因此事而受挫。最后东芝的两名资深经理人被起诉逮捕,而东芝也遭受两国的罚款制裁。
  在2001年东芝与Orion电子签约,这家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影像相关电子产品的代工厂与元件供应商。东芝请他们代为制造消费性的电视及录放影机产品;以应付北美市场的需求。
  在2004年12月,东芝宣布停止生产传统的映像管电视。在2006年东芝结束等离子电视的生产。Orion身为东芝的最大代工厂,顺势接手东芝的映像管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技术规格,改以自有品牌(Orion)贩售。东芝为了强化未来在数位薄型化电视上的竞争力,他们已经在SED显像技术上投入可观的经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东芝是三井财阀的成员之一。今天的东芝则是属于三井系列(松散的集团组织),东芝与系列中的企业保有优先的合作关系,例如说三井银行。不过相较于三菱集团中公司的紧密联系,东芝与三井系列中另一大企业-丰田汽车却保有相当的自由。
  东芝液晶电视
  在2005年7月BNFL决定将西屋出售,预估售价达18亿美金。这一个出售方案引起许多厂商的关注,包括东芝、奇异电器以及三菱重工。最后结果是东芝在2006年1月以50亿美金买下西屋。这一项出售案引起多方的讨论;许多专家认为在世界能源需求持续增加之时,尤其像中国、美国及英国等大国都预期会加码核能发电的投资,BNFL却将全球最大的核子反应炉制造商卖出,他们认为出售西屋非明智之举。
  东芝是世界上芯片制造商中的重要成员。在80年代东芝与NEC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半导体制造商。自90年代至今东芝一直是世界排名前5的芯片厂。在2008年东芝排名第3,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但排在德州仪器和意法之前。
  到2011年,东芝在中国的事业已经开展了38年,始终不变的是"与中国共同发展"的决心与努力。现东芝所涉足的数码产品,电子设备与零部件,社会基础设施,家电事业领域都在中国有业务开展。
  1995年,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强化了东芝对在华企业的综合管理职能和战略制定职能。截至2011年,东芝在中国设立合资、独资公司达64家,投资总额逾80亿人民币,员工总数约23,000人,2005年事业规模(在华销售额+对华出口额)约570亿人民币。
  东芝全球市场除日本外分为四大区域:欧洲、美洲、亚洲、中国,中国是唯一以国家为单位的市场,也是继日、美之后,东芝最大的独立市场。经营产品种类包括东芝全线产品,经营模式涉及研发、采购、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环保等诸多业务。对东芝来说,2003年的海外市场份额中美国最多,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约占20%。到2008年东芝在中国的事业规模将与美国持平甚至超出。中国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东芝全球事业的重要支柱。
  支持东芝在华事业不断高速发展的是中国当地的优秀人才和战略合作伙伴。对人才的培养和大胆任用,体现了东芝对本地员工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而与中国企业建立的双赢关系,则使东芝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10、IXYS(艾赛斯)
  IXYS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半导体厂家,成立于1983年,总部设于加利福尼亚州,其产品括MOSFET、IGBT、Thyristor、SCR、整流桥、二极管、DCB块、功率模块,Hybrid和晶体管等。
  IXYS的HiPerMOSFET,由于内置了恢复速度快,恢复特性良好的二极管,无论在动态和静态状态下,dv/dt的特性都得以提高,从而使HiPerFET在更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安全工作,因此,它适合在各种感性负载作为开关器件。
  其中的Q-classMOSFET,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新的芯片技术,减少了门极充电电量Qg和米勒电容Crss,因而大大的提高了器件的开关效率和频率。
  F-ClassMOSFET,主要在超高频的开关电源,射频,激光等应用,操作频率可达到150MHz,该系列产品有极低的门极充电电量。
--------------------------------------------------
  【致力于中国功率器件优秀供应商!      本月推广:主打产品型号目录与参数选型→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2021年全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将增长约18% (8-26)
·缺芯潮调查:交货期长过孕期 (2-8)
·国产电子元器件替代迎来机遇 (2-1)
·RECOM推出60W的AC/DC电源 (6-11)
·Diodes推出微型车用MOSFET (4-24)
·英飞凌推出250KW光伏发电解决方案 (4-21)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Micron-镁光科技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