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产业为何混乱?政策界限模糊或是主因 |
|
(2014-3-18 14:12:16) 1188人次浏览 |
|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北斗当前存在的问题不利于长远发展。要想规避和改善这些问题,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
对于北斗产业园存在的问题,胡刚对记者讲道:“北斗产业园盲目建设的问题,其实与体制有关。一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没有其他资源,只有借助土地开发建立北斗产业园来实现”。
“做产业园区,不能盲目冒进,还要理解北斗产业是什么。产业园不一定非要全部是北斗企业,关键要看到北斗所能够引领和激活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模式,发挥北斗在产业园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副会长苗前军表示。
对于企业“一窝蜂”现象,苗前军分析指出,有些企业对北斗的认识存在误区,把北斗当作一个工具,或是在企业转型期选择了北斗;也有些企业打着北斗的“旗帜”去忽悠或作秀。与此同时,胡刚认为:“企业缺乏创新性以及看重短期利益也是主要因素”。
对比GPS产业的发展情况,在民用市场,产业上游的核心芯片技术企业只有5家,高通、博通、MTK、U-blox、Sirfstar(几年前被收购)。“从理论上讲,整个北斗市场也就容纳4-5家芯片企业,加上国外的导航企业已进入北斗市场,最后民用市场容纳的国内北斗芯片企业大概在2-3家,而目前国内北斗芯片企业就有几十家,市场亟需整合”。 刘峰讲道。
产业园和企业存在的问题有共同原因,业内观察者太月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发展北斗是国家意志,加上北斗产业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北斗产业链各方(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围绕国家政策红利来寻求自己的利益落脚点,基于自身利益诉求而不是真实市场需求来做北斗,因此当前出现各种混乱现象是必然的”。
对于外部产业管理的混乱,苗前军指出:“现在不是政策多了,而是政策界限比较模糊。起初建立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时,是由北斗办、总参总装来负责。随着北斗产业化推进,北斗覆盖芯片、导航电子地图、终端、标准认证等多环节,对此管理部门也涉及到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等多个部门”。他举例道,比如:在手机环节,本来是由工信部管理,但是手机中放入北斗导航功能之后,该谁来管,就不好界定,政策模糊性导致管理无法很好地到位。
--------------------------------------------------
致力于中国功率器件优秀供应商:可控硅、场效应、肖特基 【2014年度主打产品目录选型→浏览下载】
--------------------------------------------------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最新资讯 |
 |
 |
热门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