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润芯:北斗导航的“中国芯” |
|
(2014-1-22 13:59:04) 1170人次浏览 |
|
被称为“北斗系统应用元年”的2013年刚刚翻过一页,北斗通信导航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在2014年也迈入飞跃式发展阶段。晶元是卫星导航应用的最核心部件,中国晶元商的研发科技力量迅猛崛起,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在北斗系统上,广州海格通信集团麾下的广州润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可谓“中国芯”的一支先锋力量,日益发挥出北斗第一梯队的领先优势。
“可以说,广州润芯的北斗射频晶元的行业领先位置是毋庸置疑的”。海格通信集团副总经理、广州润芯总经理文俊伟说。2013年11月,在国家北斗办组织的全国北斗射频晶元比测中,广州润芯在多家参评单位中力压群雄,以优异成绩90.39分再次蝉联第一名,连续几年坐稳第一的位置。而在整个北斗产业中,因为广州润芯在晶元领域的贡献,母公司海格通信构筑了北斗领域“晶元-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的全产业链并确立牢固的行业领先优势。
北斗、GPS双模的突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北斗系统作为后起之秀的优势正在逐渐体现。2013年12月27日,国家北斗办主任冉承其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通过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信号监测评估表明,系统服务性能满足10米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性能略优于指标要求。此外,北斗系统的第三步建设工作也正全面展开,从明年开始,将陆续发射性能更优的北斗导航卫星,计划在2020年左右完成覆盖全球的建设目标。
在全球范围内,北斗、GPS双模应用正在兴起。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导航通信市场将达到4000亿元。广州润芯创造着两个意义重大的“第一”。首先,广州润芯是最早研发出商用的北斗晶元的厂商。广州润芯研发的多模通信导航晶元蝉联国家北斗办举办的射频晶元比测第一,成为国家导航通信发展战略的重要厂商。
让小国自建导航通信系统成为可能
广州润芯在北斗系统还有一个新的建树,就是当一些人口地域较小的国家希望自建导航通信系统时,广州润芯可提供并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核心器件。
2013年10月21日,通过与多家单位的激烈竞争,广州润芯凭藉卫星通信多通道多模射频晶元设计及其应用开发的核心关键技术,在众多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国家天文台导航通信融合分系统小型化射频模块招标采购项目。
作为北斗导航系统备份的导航通信融合系统,是我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另外一个秘密武器。导航通信融合系统是转发式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即导航电文及测距码在地面产生,上行至卫星,利用卫星上的信号转发器,再下行广播给用户定位。这样,系统比起GPS来说,就可以少发射甚至不发射专门的导航卫星,而利用现有商用的通信卫星或“退役”的卫星比较灵活地组成导航星座。因此,导航通信融合系统的投入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大约只需要30亿元人民币和两三年时间,就能迅速建设一个覆盖三分之一地球且包括中国国土在内的系统。
从系统实现功能的角度来看,现有的GPS只有导航定位功能,无法在系统内解决回传通信问题。与GPS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相比,导航通信融合系统藉助通信卫星上丰富的转发器资源,可以提供位置和时间信息的回传、交流、传输、沟通,使系统实现导航通信一体化功能。
国家天文台导航通信融合分系统型化射频模块是一个应用于这一导航通信一体化系统最重要的核心器件。广州润芯正在开发一款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集导航和通信一体化的射频晶元及其模组。项目顺利实施后,将大大减小系统终端的体积、功耗和成本,解决终端价格昂贵等阻碍导航通信一体化系统广泛应用的技术瓶颈。
--------------------------------------------------
致力于中国功率器件优秀供应商:可控硅、场效应、肖特基 【2014年度主打产品目录选型→浏览下载】
--------------------------------------------------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最新资讯 |
 |
 |
热门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