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时事新闻 >> 详细内容

日本电子巨头陨落:中韩威胁大

(2013-12-21 16:49:16)  1310人次浏览
 
     12月18日,日本财务省发布的11月贸易数据显示,出口额减去进口额的贸易收支为逆差12929亿日元。逆差额高于上年同期的9570亿日元,创有比较的1979年以来同期的最高逆差纪录。
  这是日本首次连续两个月超过1万亿日元。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一度强力支撑日本出口的电子产业,也开始“挂倒挡”。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至9月,日本电子产品创下约8000亿日元的贸易逆差。而在去年同期,这类产品还实现了2200亿日元的贸易顺差。
  上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制造”的电子产品就罕逢对手,计算器、电子手表、收音机、录影机、录像机、电视、PC、MP3、相机、游戏机、手机等领域,日本企业都曾在全球占据着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电子产业出口不力?

  海外扩张
  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和日本电机工业会统计显示,日本整个电子产业的贸易收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达到9万亿日元的顺差。然而,这一盛况已经不再。曾是日本电子产业“火车头”的电视机,在今年1月至9月出现了1100亿日元的贸易逆差,智能手机在同期的逆差更高。
  中国社科院日本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庞中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到2012年之间,日元汇率一直在不断高企,电子产业走向海外投资,是规避日元汇率高企的一种手段,同时也会造成日本电子产业贸易逆差。
  “需要看到的是,日本企业海外投资实际也产生了收益顺差,而从经常项目账户来看,还是实现盈余的。从中短期来看,经常项目收支更能说明问题。但是,如果存在一个强大的新兴竞争对手,在中长期内,贸易账户更能说明问题,因为产业转移和新兴强大竞争对手成长,最终会导致产业优势永久性地转移”。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日企将工厂从国内迁往海外等行为导致贸易逆差扩大和收益顺差增长已经处于常态化。自2008年雷曼危机以后,电子企业的生产正式开始向海外转移,出口额出现大幅减少。
  相关资料显示,松下在日本国内销售的产品大多从马来西亚等国进口,尽管在日本市面上仍以日本厂商的品牌为主,但产品本身基本都已在海外生产。在1991年的日本电视机市场上近八成是日本国内生产的产品,但到了2012年,在市场规模为640万台的平板电视机市场上,进口产品已占到620万台。状况较好的零部件销售中,日本六大电子零部件厂商村田制作所、京瓷、TDK、日本电产、日东电工以及阿尔卑斯电气今年7月至9月接到的订单按季度统计创下历史新高,保持着良好势头,但增产部分大多依赖于海外生产,实际也无法弥补家电产品等出口减少的部分。
  梅新育表示,中国、韩国等后发经济体在电子和汽车产业崛起,与日本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关系。特别是中国大陆崛起,几乎是要在10倍规模上复制日本当初制造业包罗万象的格局,而且拥有庞大本国国内市场之利,竞争更为强烈。
  特别是目前中日政治关系恶化,极大地削弱了日本最终制成品厂商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增长最快的进口国市场上的地位。

  创新下降
  也有人认为,日本电子产品公司已经失去了创新优势,逐渐变得不再具有竞争力,这才是其市场上不再大放异彩的关键原因。
  日本自己的评论家也嘲讽说,我们可以为一部iPhone提供60%的零部件,却再无能力奉献Walkman、单枪三束这般风靡一时全球通吃的革命性产品和颠覆性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此前也表示,从科技方面考察,日本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其创新能力大大低于美国的同行。因此尽管在技术平稳发展的阶段,它们可以将技术和产品做到极致,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但在技术急剧变革的时期,在需要发展全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它们就显得反应迟缓,不能引领潮流,而只能做追随者。
  庞中鹏则认为,随着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电子产业链的快速崛起,日本电子产业曾经的成本优势,如今反而变成了成本劣势,此外,日本终端电子企业的供应链很封闭,习惯采用日企的电子元器件,这使得其虽然掌握了电子产业链的高端制造技术,但成本始终居高不下,电子产业市场是“成也成本、败也成本”,由于日本电子产品占据不了成本优势,不能把成本尽快将下来,电子产品只能是不断积压,最后卖不出去。

  并非终局
  过去两年,大量讨论集中于索尼、松下、夏普等电子巨头的巨额亏损问题。以索尼为例,2008财年索尼亏损989亿日元,2009、2010以及2011财年,亏损数额分别为408亿、2596亿以及4567亿日元。
  不过到2012财年,索尼已经实现运营利润2301亿日元,净利润430亿日元,该公司5年来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今年11月12日,索尼集团总裁兼CEO平井一夫表示,在过去18个月索尼将复兴电子作为首要任务,2013年将是索尼电子业务复兴的转折点。而松下公司本财年半年报净利也创出新高。处于重整期的夏普公司同一天公布的2013上半财年财报中,显示主营业务盈利状况的营业利润为338亿日元,时隔一年在半年报中再次实现盈利。
  但行业人士亦尖锐指出,索尼盈利更多的得益于会计层面操作,而非来自运营业务。索尼因为出售办公大楼和其他公司股份而获益,并利用了日元的走弱和股价的反弹,其核心电子业务仍然挣扎。而松下公司的优异表现多因人事费用削减及太阳能电池等业务表现良好,其此前颇具优势的等离子业务早已被放弃。
  不过,梅新育则表示,唱衰日本电子行业仍旧为时过早。“目前是表明日本电子产业最终制成品领域受挫严重,但在关键中间投入品领域日本仍然占有较大优势。从长期看,日本电子产业需要更多集中于关键中间投入品,并与中韩结成更紧密的产业同盟。
  但这一最优前景能否实现,取决于日本对外政治关系”。
  庞中鹏也认为,要说整个日本电子产业完全转向衰落,目前还不能完全下定论,比如日本的数码相机行业,还是在世界数码相机领域占据比较先进的位置的,佳能相机,还是该行业的佼佼者。“不过日本一些家电行业逐渐转移生产内容,逐渐往其他业务领域转移,但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放弃自己长期经营的领域,转而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以为可以杀出另一条出路,但却未必能收到效果”。
  随着安倍促进经济“三支箭”陆续放出,日本电子产业或能够借机翻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Steven K. Vogel 在一篇《日本电子产业出了什么问题》的文章中就指出,在过去,日本政府往往会扮演重塑市场结构的主导角色,然而政府方面采用的是渐进式的调整策略,而并非改革。去年上任之后,安倍推出的“第三支箭”—结构改革被视为日本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这一政策同样将惠及电子产业,政府将加强对研发的支持力度,提高电子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最大程度向社会、政府、学校等组织推广电子产品。  (内容来源:国际金融报)
--------------------------------------------------
 致力于中国功率器件优秀供应商:可控硅、场效应、肖特基  【QQ在线咨询1→浏览下载、QQ2→浏览下载
 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本年度主打产品型号与参数选型→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美国芯片业9大组织强烈抗议对华出口 (4-8)
·广东公牛与慈溪公牛不正当竞争案二审结果 (10-21)
·2017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十大事件 (1-2)
·欧洲12国查获100万中国进口仿冒半导体元件 (7-6)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家底” (4-5)
·全球抢OLED市场,三星仍将称霸2年 (3-6)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Micron-镁光科技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