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详细内容

中国获利能力最强的电子公司 挺进苹果供应链

(2013-10-19 14:36:28)  1130人次浏览
 
     中国深圳。国际知名的山寨大本营,也是每年产出数亿台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的全球制造中心。
  通过这个杀戮战场的试炼,一批新生的中国手机零组件公司,正在全世界声名鹊起。甚至威胁到台湾全球智能型手机军火库的地位。
  根据里昂证券统计,最新一代iPhone,已有十六家供应商来自中国,较两年前的八家倍增。
  其中一家公司,以王者之姿,站在这批初生之犊的顶端。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里,车道上一张小小的指标“瑞声科技”,指引访客进入一栋不起眼的科技大楼。
  这里是瑞声科技的全球总部。这家外表平淡无奇的公司,却足以颠覆一般人对于“中国制造”的廉价刻板印象。

  苹果、三星都靠它
  瑞声是世界最大的声学元件制造商。苹果、三星最新款手机的用户,都得靠瑞声供应的麦克风、受话器和扬声器,来与朋友谈天,听音乐。
  它也是全中国获利能力最强的电子公司,该公司2012年毛利率高达44.2%,高居中国电子大厂之冠。
  它的年营收规模,是台湾同业美律的四倍,获利却是这家台湾优质厂家的十七倍。
  与瑞声一同打入苹果供应链的中国同侪,包括已对台湾同业构成强大威胁的深圳触控面板厂欧菲光电、浙江舜宇光学,都忠实遵循哈佛教授克里斯汀生的“破坏式创新”理论,以低阶市场练兵,再逐步渗透国际大厂。
  瑞声总裁潘政民,却专挑难走的路。他的第一笔生意来自摩托罗拉。
  潘政民是江苏常州人。他师范学校毕业,教了一年小学数学,便奉父亲之命,带着太太到美国闯天下,为家族生产的简单声学零件开发市场。
  刚开始,他连一句英文都不会,雇了翻译,每个月都带着样品到摩托罗拉总部拜访,连续两年却都无人理睬。
  1999年,机会来了,摩托罗拉一款入门手机,扬声器供应商出了差错;采购主管索性让这个勤奋的中国年轻人试试。
  一试不得了,这家江苏公司竟然一个月就量产成功,而且质量直逼一流大厂。两年后,瑞声成为摩托罗拉最大供应商。并一路打入索尼、诺基亚。现在,则是苹果产品最大供应商。摩根士丹利证券估计,瑞声占了苹果五成供应量。
  瑞声的股价,也从2005年上市后随着业绩一路飙涨,至今涨了14倍。
  根据一三年的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被朋友称为“小潘”、今年44岁的潘政民,以150亿人民币身家,在中国科技业排行第十。

  广邀台、星、港科技菁英
  身兼公司技术长的潘政民,平日深居简出,鲜少接受媒体采访,也从不参加公开活动,因此被大陆媒体封为“神秘富豪”。
  瑞声成名极早。在香港上市时,香港电子股的主流还是富士康控股(FIH)、翰宇博德、巨腾等一众台商。
  加上潘政民个性低调,代表公司在法说会、记者会侃侃而谈,常是两位一口浓浓台湾国语的台籍主管──曾任台湾摩托罗拉总经理的首席营运长杜光洋,以及康柏计算机出身的财务长朱鹏飞(现已退休)。
  不少台湾、香港媒体因此“误判”,将瑞声直接归类为台商。瑞声主管因此私下抱怨:“也不来问我们一下”。
  其实,创办瑞声的潘氏父子,与台湾电子业毫无渊源。瑞声的“台味”,源自该公司前任董事,美国创投股东合伙人,一位资深台湾科技人。
  这位不愿曝光的前瑞声董事,认为潘政民的视野、市场敏锐度,比起台湾科技天王毫不逊色。与他交谈,“会想,哇!这就是以后的林百里、郭台铭”。
  然而,这一代的中国科技新贵,际遇之佳,远胜当年的台湾前辈。
  挟着中国热的庇荫,瑞声羽翼未丰之时,便得到顶尖美国创投的青睐。注资之外;更找来杜光洋、朱鹏飞等专业人才,协助导入国际规格的营运、财务制度。
  上市前,潘政民更慨然告诉创投股东,董事席次他只要三席。其它五席,由创投帮他找能协助瑞声更上层楼的专业人士担任。让创投大为惊讶:“这个人是玩真的”!
  瑞声董事会因此星光熠熠,董事长更是著名科技大老,前新加坡航空、新加坡电信董事长许文辉。
  这是潘政民的深谋远虑,他利用上市,一举让公司大换血,家族成员全数退出经营层。此后围绕在他身边的,净是台湾、新加坡和香港在科技、财务、法律领域的华人菁英。这些人二、三十年累积的人脉以及国际经验,尽为他所用。
  这是瑞声从一家常州家族企业,晋身全球一流科技公司的关键。
--------------------------------------------------
 致力于中国功率器件优秀供应商:可控硅、场效应、肖特基  【QQ在线咨询1→浏览下载、QQ2→浏览下载
 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本年度主打产品型号与参数选型→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2021年全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将增长约18% (8-26)
·缺芯潮调查:交货期长过孕期 (2-8)
·国产电子元器件替代迎来机遇 (2-1)
·RECOM推出60W的AC/DC电源 (6-11)
·Diodes推出微型车用MOSFET (4-24)
·英飞凌推出250KW光伏发电解决方案 (4-21)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Micron-镁光科技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