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富士康实地调查:已暂停招聘 未大批离职 |
|
(2013-3-27 14:46:24) 1555人次浏览 |
|
【导读】富士康表示,富士康没有出现“鼓励员工辞职、放长假”等情况,目前,富士康大陆各个园区生产情况良好,员工稳定。
富士康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近日,网曝富士康鼓励员工辞职,有大批员工因此辞职,同时正在实施轮流放长假,主动辞职有600元补助。富士康经营情况如何,真的要大量裁员吗?深圳商报记者昨日分别前往富士康位于龙华和观澜的园区,进行实地调查。在采访中,富士康称并未出现“鼓励员工辞职、放长假”等情况,目前,富士康内地各个园区生产情况良好,员工稳定,离职率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
不过,富士康的变相裁员传闻也不是空穴来风。富士康国际刚刚公布的2012财年业绩报告显示,由于来自大客户订单数量减少,导致去年该公司净亏损高达3.164亿美元,创自2005年富士康国际上市以来最大亏损纪录。
往日拥挤的招聘点空空荡荡
昨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来到富士康龙华园区南一门,这个招募点往年都是常年招聘,每天很多人排队求职,但是今年春节之后,这里就挂出了一个告示牌,暂停招聘,目前这个招牌依然很显眼地摆在那里。记者今年春节后开工第一天来这里时,还有五六十名外来工在这里咨询。昨天到这里,发现大门口仅有四五个人。记者前去询问,原来是一家物业公司在这里招聘安检员,这个招聘和富士康没有任何关系。这家物业公司是想到这里以前人流量大,能够招到员工。记者询问了富士康的保安人员,他们告诉记者,富士康停止招聘普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记者分别前往富士康龙华园区南大门、南二门,几个招聘点前也是空荡荡的。记者到达富士康观澜厂区门口时,正好是11时45分,看到许多身着工衣的富士康员工从厂区走出。记者随机问了几名员工,公司是否在裁员,是否鼓励员工辞职并有600元补助,几名员工表示并不知情,他们依然在上班。
据某财经媒体报道,在富士康门口会见到许多推着行李箱辞职离开的员工。记者在观澜富士康南门和富士康宝源工业园守候多次,每次将近1个小时,发现这里没有出现成批员工推着行李箱离开的现象。
富士康对“鼓励员工辞职”辟谣
有网帖称,深圳富士康出台新规定,员工开始轮流放长假,同时,如果员工主动辞职的话,有的部门还可给予600元补偿金。某财经媒体还指出,富士康对员工“只出不进”,背后则是在岗的员工无班可加,工人每月工资大多不到2000元。不满一年的员工底薪只有1800元,扣除住宿伙食和社保公积金500元左右后已所剩无几,这让工人们想留下来都很难。
是否真的是这样?记者昨天采访了几位员工,他们表示加班确实没有那么多,所以工资收入有所减少,但每月工资“还可以”。
记者昨日就此事向富士康相关人员求证,富士康主管媒介的相关负责人随即给记者发了一份针对此消息的严正声明,声明称此报道为不实报道,涉及三点内容。其一,富士康没有出现报道中提及的“鼓励员工辞职、放长假”等情况,目前,富士康大陆各个园区生产情况良好,员工稳定,离职率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其二,富士康科技集团今年年后一度停止招工,其主要原因是员工年后的高返工率(深圳地区为97.5%,其他地区均为90%以上),这极大满足了富士康当时的生产需求。其三,随着年后富士康业务的增长,用工需求不断增加,目前,富士康内地部分园区已经开始重启招工工作。
记者从其他渠道了解到,富士康位于武汉的园区目前还在大量招聘普工和技术工。富士康武汉园区主要产品涉及信息系统整合与服务产品,即个人计算机、新型游戏机和自动贩卖机等数码产品。目前还一直在招聘员工。
相关新闻 富士康国际亏损创纪录
富士康国际于上周四公布了其2012财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由于来自大客户订单数量减少,导致去年该公司净亏损高达3.164亿美元,创富士康国际自2005年上市以来最大亏损纪录。iPhone5销售不佳,产量萎缩,是与其合作的富士康国际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富士康国际的市值目前大约为28亿美元。
富士康国际在其财报中称,近年来,一方面,全球OEM品牌与新从业者之间展开激烈的市场占有率争夺战,希望代工企业提供更低成本的产品。另一方面,代工企业又面临制造费用高涨、劳工成本和原料价格上涨等压力。双重因素导致富士康国际毛利率下滑,并出现业绩亏损。
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起,富士康国际净利润已经连续5年“不振”。富士康国际2005年在香港上市,2006年和2007年净利润均保持小幅增长,维持在7亿美元左右。2008年其净利润下滑83%至1.21亿美元,2009年继续下滑68%,至3900万美元。2010年该公司巨亏2.183亿美元,2011年富士康扭亏,净利润7289万美元。2012年富士康国际再次巨亏,并刷新亏损额。
富士康国际表示,未来公司计划更名为“富士康移动公司”(FIH Mobile Ltd),以避免与非上市母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混淆。但更名计划仍有待征得公司股东和注册地开曼群岛当局批准。
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富士康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2009年就有报道称,富士康员工总数相比2008年增加9.7%,但劳工成本却下降27.8%。这意味着,富士康付给劳工的薪水从2008年的人均6210美元,降至2009年的4086美元。美国劳工协会及舆论多次指责富士康压榨员工。迫于压力,富士康自2010年6月1日开始多次实行基层员工涨薪三成计划。
在业绩的压力下,富士康也在谋变。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代工制造业利润的走低,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导致富士康发展前景不明。为了改变这样的格局,昨日有消息传出,目前郭台铭已经拜访小米并与其董事长雷军展开会谈,估计富士康有可能与小米合作进军智能电视。
除近日在广西建光伏产业项目的消息外,自2012年开始,富士康布局光伏的消息不断出现,仅山西、江苏两地地方政府披露富士康的太阳能投资计划就接近千亿元人民币,富士康的计划涉及光伏全产业链。这一度被视为富士康逆势布局,进行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近两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已经在光伏产业、LED、锂电池、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朝阳产业投入相当资金,但是成效并不显著。
富士康加快用工结构转型
“轮流放长假,主动辞补偿600元”的消息,近日让富士康的发言人有些头疼,尽管已经做出了否认,并表示富士康的“离职率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但其用工问题看起来依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外界关注的重点。
从富士康国际近日发布的财报中可以一窥富士康代工业务在现时的尴尬:2012年富士康国际净亏损3.164亿美元,创下自2005年上市以来的最大规模亏损。而更能代表富士康大陆生产力的鸿海早在月初发布了2月的合并营收,比1月份减少25%,比2011年同期减少22.1%。作为代工大户的富士康,净利润率已经从十年前的6%萎缩至如今的2%,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这一趋势不太会被改变。
简单来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富士康赚的都是人力成本的差值。
一般来说,富士康在与国际客户的订单关系中,是很难从供应链上创造利润空间的。以代工电脑为例,所有的物料都是客户指定的,比如电脑的机壳塑料用GE的,显示屏用三星或LG的,甚至耗材的比例都有明确规定,而物料价格往往是客户早与供货商谈好的,富士康只需按指定价格向指定供货商进行购买即可。客户早就把用工量也计算得清清楚楚,用多少工人,检修工有多少,都会在合同里做明确的标示。而作为电子供应链的中游厂商,富士康既不能向上游的零部件设计公司分食利润,也不能向下游的成品厂商抱怨。
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支撑了富士康的崛起,在过去,沿海发达城市一年的工资也许抵得上他们在乡下奋斗三五年。但如今,这种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一方面,中国正在迅速向老龄化社会发展,单纯为生计所迫出来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与吃苦耐劳的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除了薪酬之外,希望在精神上获得更多。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表示,2011年中国农民工的薪资增加了30%~40%,每年的数字还在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
不过,对人力成本极其敏感的代工企业早有准备,2010年开始,富士康、广达和仁宝等代工巨头纷纷落户成都、重庆和湖北武汉,除了看好中西部巨大市场、减少物流成本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内地最低工资水平远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2010年财报数据显示,在沿海区域涨薪三成的情况下,富士康国际员工平均月收入约2446元人民币,同比增幅不足一成。产能迁移内地后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代工企业的压力。
但将工厂移到成本更低的内地,只是一个短期做法,为了保证代工利润,富士康必须要改善过去单一的密集劳动人的生产方式。
从富士康国际近年来的财报可以发现一些迹象,数据显示,2008年,富士康国际员工数为10.8万人,2009年达到最高峰,为11.8万人。从2011年开始,减员幅度日益加大,当年减员1.4万名,2012年员工减少约2.89万人,减幅29.2%。
严格控制用工人数背后是郭台铭的另一步棋,他认为工业机器人将会在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可以看到,过去两年因“内迁”产生的地方利益并不会让自动化项目进行得非常顺利。有专家认为,富士康希望逐渐用机器人替代简单生产,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能是难以接受的,毕竟引进富士康,除了出口贸易、税收的考虑,也有吸纳劳动力的考虑。
对于富士康来说,加快用工结构的转型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命题。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
免责声明:文章摘自网络、本网站不承担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13年03月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浏览下载
------------------------------------------------
|
|
|
|
 |
相关资讯 |
 |
|
|
|
 |
最新资讯 |
 |
 |
热门资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