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详细内容

空铺潮袭华强北商圈 升级之路坎坷

(2012-12-3 16:12:47)  1385人次浏览
 
     华强北空铺潮袭 升级之路坎坷
  空铺潮袭 逃离华强北  (插图1)
  华强北路,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狭义的华强北路只是一条南北长不到1公里的街道。然而在珠三角乃至全国的电子行业中,华强北更广为人知范围是东西1.5公里、南北1公里、方圆1.45公里的一片街区。这里汇集了大小700多家商场,是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也是深圳主要的购物街区之一。          单击看大图→浏览下载
  从电子行业的角度观察,“华强北”绝不仅仅只是一条街道,而是一条完整的电子产业链。华强电子世界、赛格数码城等卖场是国内主要的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在华强北以及周边的写字楼中有大大小小的电子产品方案设计公司,他们采购电子元器件提供半成品,电子产品制造公司将半成品组装为成品,贸易公司再将这些成品拿到明通数码城、远望数码城等卖场销售,数十万人在这条产业链上谋生。这里曾经是创业者的乐园,很多人在这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腾讯公司最早的办公室就在华强北,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也在这里迈出商海的第一步。这条曾经一铺难求、生意异常火爆的“中国电子一条街”已风光不再。从去年开始,华强北商铺开始出现空置,并延续至今。
  “我们要搬离华强北了,正在南山科技园那边找合适的写字楼”。手机商人李树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李树城的公司不久前从生产功能手机(俗称“山寨手机”)转型为生产智能手机,销售也从国外逐步转向国内,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蓝天信”,“几乎全世界都知道华强北是山寨的代表,这样的口碑对于我们谈生意都是一个阻碍”。
  而李明(化名)的方案设计公司从成立起就没有设在华强北。“我们一直试图同华强北的山寨文化划清界限,那是一个已经没落的模式”。不过,他承认公司前几年也是通过设计山寨手机方案完成了最初的积累。如今,公司正在向智能手机方案提供商转型,然而这一转型并不顺利,公司年初至今始终处于亏损状态。“随着转型,我们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也更高,现在已经没有在华强北采购的电子元器件的需要。可以说,我们跟华强北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位于上游的手机制造商,位于中游的方案提供商纷纷撤离华强北,这意味着位于下游的华强北电子元器件商铺和位于终端的电子产品商铺将失去支撑。华强北各大电子卖场逐渐显现的萧条景象就是这一变化的外在表现。
  明通数码城,曾经号称全球最大的山寨手机销售中心,这里的柜台曾经千金难求。在山寨手机最火爆的时候,明通数码城一个柜台的转让费高达30万元,这类转让费有一个专门的名词“茶水费”。而如今明通数码城三四楼已有近半数柜台空置,如今想要租下一个柜台不仅没有高额的“茶水费”,租金还可以优惠。远望数码城也是如此,这里以销售水货手机和手机配件为主,随着深圳市政府对华强北市场秩序的持续整顿,远望数码城的水货手机销售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远望数码城的柜台已经出现了大面积转租情况。据一些公开的资料,目前远望数码商城的空置率接近40%,商城已经对商户减免了入场费,柜台租金也大幅下降。
  位于行业上游的电子元器件卖场受到的波及也不小。深圳华强董秘王瑛介绍,华强电子世界1、2、3期的出租率呈现递减。其中3期的出租率最低,为70%左右。“华强电子世界3期商铺由于前期炒作的严重,透支了升值空间,加上整个电子行业疲软,导致出租率不高”。去年1月开业的华强电子世界3店,是华强北区域最新、也是空置率最高的电子卖场之一。
  深圳福田区政府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华强北主要手机卖场已有3575户经营户主动退场。一位华强北的电子元器件商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下降4成,利润则下降5成。

  转型阵痛 旧盈利模式走入穷途
  以简单复制著称的“山寨”模式,曾经为华强北商人提供了最快的赚钱途径。一线品牌的新款手机以水货的形式第一时间出现在数码产品卖场,手机公司拿到样品之后向方案公司提交订单;方案公司随之在华强电子世界等电子元器件卖场采购零件制造出半成品,手机公司在半成品的基础上制造出功能简单但外观相近的仿制手机,最终仿制手机又通过华强北销往全世界。一款手机从国外新品发布,到高仿手机在华强北的柜台出现,最快只需不到两个月时间。
  然而,华强北的电子产业从一开始就位于整个电子产业链的末端,近年来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这条产业链越来越短,位于末端的低端制造业逐渐从“分得一杯羹”,沦落至举步艰难。
  电子行业的发展过程就是重心和利润不断向产业链前端聚集的过程。在前互联网时代,以华强北为代表低端电子制造业生产的收音机、录音机、MP3、山寨手机、上网本还能凭借价格优势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低质低价再也不能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以手机行业为例,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接着苹果IOS系统以开创性的使用体验迅速崛起,谷歌的安卓系统也凭借互动体验加开放性优势占有大量份额。与此同时,一批世界顶尖硬件厂商研发出适应最新需求的高性能芯片。而此时的华强北电子行业还在走着模仿外观、低水平拼装的老路。在近年掀起的电子行业革命中,华强北在产业前端全部缺位,依然走着模仿外观、比拼低价的老路,最终迎来了危机。
  某券商电子行业分析师表示,“华强北的优势是低成本制造,然而未来数码产品不仅软件部分的门槛越来越高,对制造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都是华强北的低端电子制造业难以赶上的。对于华强北的一些手机生产商而言,一些生产高端电子产品的精密设备他们都难以负担”。
  专业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数码产品更多的是充当一个“接口”的功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实际上是用来接收互联网信息的终端。上游技术的变革导致数码产品的换代会非常快,而一向处于行业末梢的华强北电子行业显然难以适应。
  对于多数华强北的商人来说,旧盈利模式走向没落已无可阻挡。对于经营自有品牌的手机制造商而言,高性能低价手机的定位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以往的销售模式,这意味着他们会从明通数码城这样的手机卖场撤出。方案设计公司也从依赖设计山寨机方案转向设计稳定、高效的智能手机方案,质量要求的提高意味着他们将抛弃华强北电子元器件厂商的货源,直接从源头代理商采购。而位于上游的华强北电子元器件经销商的生意注定会愈发黯淡,为数众多的依靠倒卖盈利的“贸易商”将无事可做。
  华强北电子行业的衰败其实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只不过这样的一场变革以渐进的方式展现,以至于相当多的华强北商人还在幻想可以通过经济周期的循环重新回到以前的好时光。一位在华强北经营电子元器件的商人表示,大家并没有什么转型的想法,虽然一些人开始撤离这里,但是依然在维持自己的生意,等待转机从天而降。
  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价格指数有限公司数据分析师徐明海表示,华强北电子产业的利润率下降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徐明海介绍,不仅是华强北,全球的电子产业都出现过剩的局面。2011年8月全球电子元器件的库存达到86天,而正常水平是50多天,随着数码技术的日臻完善,具有创新精神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而囿于原有山寨模式的华强北电子产业越来越窄。

  升级突围 新路仍坎坷
  随着华强北电子行业的旧有发展模式日渐衰落,深圳市政府已经着手对华强北进行升级改造。未来,华强北电子行业一支独大的局面很有可能发生转变,这条以低端电子产品闻名的商街将升级为“高品质商业中心和生产型服务业中心”。
  “华强北多年积累形成的商业氛围也需要升级”。华强北商会会长、深圳顺电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建跃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华强北从最初上步工业区的一条甬路,到上世纪90年代深圳新型的商业区,再到本世纪最初10年形成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始终都在经历转型。华强北依靠简单复制商业模式已经走到尽头,电子产业在华强北占比过高的时代也会渐渐过去”。
  由深圳市政府主导的华强北升级改造方向已定。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大学教授魏达志参与了华强北改造方案的制定。他介绍,华强北片区未来将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辐射海内外的高端电子信息服务、展示和交易中心、多元业态混合的高品质商业中心和生产型服务业中心,兼有商务办公、居住等功能的城市综合型片区”。
  深圳相关机构已经开始研究引入现代交易机制引导华强北的转型。由深圳华强、深圳赛格、中国电子、深圳中航等多家深圳电子行业企业及深圳市电子商会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华强北电子市场价格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华强北—中国电子市场价格指数已经运行了四年有余。这为华强北电子元器件远期交易奠定了基础。据悉,深圳证监局已经成立课题组,探索我国首个现货价格指数期货。这一指数期货有望满足目前华强北广泛存在的避险与套利需求,完善电子市场价格的发现机制。促成华强北进行结构上的转型。一旦华强北建立自已的价格发现机制,利用信息不对等盈利的电子元器件贸易商们将彻底失去生存空间,而届时华强北的电子元器件市场也会更加科学、有序、透明。
  值得注意的是,华强北由于原属深圳上步工业区,许多商场楼宇的土地性质依然是工业用地,这些工业用地的产权将在2013年1月前后到期,深圳市相关部门至今没有准予办理续期手续。深圳国土部门给予华强北商户的回复是,土地产权续期只有“业主将目前的商业楼宇恢复到过去的工业厂房才予受理”。这很有可能意味着华强北片区将被整体改造,大小电子卖场自由无序发展的“丛林状态”将被终结。
  从2013年1月开始,纵穿整条华强北路的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将封闭华强北路的机动车道,本已生意惨淡的华强北路可能遭遇新的挑战。不仅如此,地铁工程还将在华强北地下建设立体商城,这意味着已经出现的商铺供应过量状况未来有可能更加严重。“地铁工程的修建是华强北的又一道坎”。魏达志认为,交通条件的恶化对于已经陷入困境的华强北商户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将加快他们被淘汰的速度。而另一方面,华强北地下空间的重新规划则更有利于华强北的升级改造。
  不过,魏达志和黄建跃都对华强北和深圳电子行业的前途持乐观态度。在深圳,华为、中兴等在国际上崛起的厂商已经树立起标杆。金立、天语等原本从事低端手机制造的公司成功转型也成为业内榜样。“华强北的商户中,多数将被淘汰,少数升级突围”。魏达志说。
  国内其他电子一条街的转型经验也为华强北提供了借鉴。北京中关村也曾经因经营中低端电子产品而声名远扬。如今,由于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鼓励科技金融、科技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高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业态对原有的电子卖场进行置换,中关村已经形成了以高端人才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和政府公共服务为支撑的创新要素聚集功能区,树立了全新的形象。中关村的升级改造经验对华强北而言是很好的借鉴。

  从“山寨”到创新
  “这个不是山寨手机”。华强北手机商人李树城指着手中的一部手机说。
  李树城平时使用两部手机。一台是三星的I9300,一台是他自己工厂生产的“蓝天信L100”,两部手机看起来颇有些相似。但是李树城并不认为蓝天信L100是对三星i9300的“山寨”。“我们只是借鉴一下他们的优点并加以创新,同时使用这两部手机也是为了亲自体验我们与手机巨头之间的差距”。在华强北随处可见的免费产品目录上,三星I9300是被模仿最多的机型,甚至连型号都用I9300命名。
  李树城最早就职于一家国产手机制造公司,在那个国产手机公司纷纷倒闭的年代,他所在的公司也没能幸免。离职后,他投身到了山寨手机的销售赚得第一桶金;随着分食者增加,他的手机销售生意越来越难做。2009年,在山寨手机销售余温尚在的情况下,李树城果断转入手机生产领域。在华强北从事手机生产并不需要自身具备技术研发能力,众多的方案设计公司能够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他可以从方案公司采购半成品,在深圳关外和东莞等地的五金、塑胶厂订做手机配件,在自己的加工厂进行组装,一台手机就这样制造出来了。
  2009年是山寨手机发展最后的顶峰,仅仅依靠出口就可以维持一家手机公司。“那时台湾的联发科芯片已经十分成熟,围绕这一技术形成的配套产业链已经相当完善,我们将各种功能都整合在一台手机上。特别是将接收模拟电视信号的功能整合进去之后,在中东和拉美市场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然而,山寨手机很快就没落了。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主流,人民币升值的进程逐渐加快,“中国制造”不再是国际手机市场的宠儿,国内市场对山寨手机开始排斥,华强北山寨手机的生意一落千丈。“当大家的生意都难以维持的时候,行业内就会出现抢跑者”。用李树城的话说,这些抢跑者都是一些“赚快钱”的人。当生意难做的时候,一些商人为了尽快收回投资,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产品。这一方面迫使其他手机公司被迫降价跟进,另一面也使得一些公司使用劣质原件等方法降低成本。当时多数的华强北商人都没有自己的品牌,依靠低质低价作为最后的竞争手段成为他们共同的选择,山寨手机的名声因此更差了。
  李树城被迫进行再一次转型创建他自己的手机品牌。“国外市场愈发萎缩,未来国内市场是主要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我们有自己的手机品牌,依靠质量和服务谋求长期的发展”。
  不过,向手机产业链上游迈进的每一步,都是对华强北手机厂商的严峻考验。在目前条件下,华强北的手机公司生产出同质化的产品几乎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华强北的手机公司多数不具备自己的研发能力,他们使用相同的技术,处于同一个供应链条,甚至利润率水平都不相上下,这样就导致了一个殊途同归的结果:一线品牌的畅销机型被华强北的手机公司们大面积模仿。
  对于李树城们而言,哪怕是一次小规模创新,都意味着资金的大量投入。李树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反复强调,蓝天信L100不是对三星I9300的“山寨”。“你细看还是有很多差别的”。他表示,和那些简单模仿使用“公模”的手机公司不同,蓝天信L100用的是自己的模具,仅使用私模一项费用,就会增加几十万元的成本。
  事实上,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生产出稳定廉价高性能的智能手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曾经引领山寨手机时代的台湾联发科2010年起开始推出支持安卓手机系统的集成芯片,由于华强北的联发科平台供应链十分完善,华强北的智能手机在成本控制上依然有着巨大的优势。至少从技术层面而言,如今华强北手机厂商生产的智能手机在质量和稳定性上并没有很大的问题。
  太平洋电脑网手机频道高级编辑胡剑飞表示,基于联发科平台的安卓智能手机至少在技术上能够保持稳定,个别性能还要高于一线品牌所采取的高通平台。“只是由于联发科前几年统领了山寨手机,一些实力厂商出于口碑的考虑没有采用。从技术的层面上看,华强北的手机厂商生产的智能手机不存在明显的品质短板”。胡剑飞认为,目前华强北手机行业面临的最大短板是口碑形象较差以及缺少品牌认知度,而这正是华强北手机突围的必要条件。
  李树城们都把走红的小米手机作为很好的借鉴。“其实我们跟小米手机相比在技术和质量上并没有什么劣势,但是我们缺少小米手机那样的前期积累,也没有那样的网络营销技巧,但是小米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但很显然李树城还难以照搬小米手机的模式。“我们只有稳扎稳打,慢慢的打开市场”。他表示,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就意味着抛弃了以前的发展方式,“以前是只要生产出来就可以销售出去,厂家也不注重质量以及售后。现在是每一部手机都要精雕细琢,因为砸了自己的品牌就是自断前途”。
  李树城的转型比他想像的要困难,“要推出一个全新品牌,除了自身的产品,网络的推广投入也是非常巨大,渠道和售后的建设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但是既然认准了这条路,我们就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中国电子报)
 ------------------------------------------------
  2012年12月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浏览下载
 ------------------------------------------------
  空铺潮袭华强北商圈     2012-11-30 08:39 深圳新闻网
  地铁7号线的开工,将让华强北面临3年的“封闭期”,加上金融危机和手机行业混乱等影响,这里的空铺越来越多。尽管有的铺位租金下降了一半,仍有不少商户无法承受,开始纷纷离场。
  昨日,华强北曼哈电子城3楼一片空旷。深圳商报见习记者 钟华登摄(见图2)
  地铁7号线的开工,将让华强北面临3年的“封闭期”,加上金融危机和手机行业混乱等影响,这里的空铺越来越多。尽管有的铺位租金下降了一半,仍有不少商户无法承受,开始纷纷离场。但立体街道的美好未来,也让一些商户坚强地留下来。
  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中国乃至世界电子市场的“晴雨表”。然而这两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手机市场秩序混乱、电商冲击等影响,网络上,华强北“悲歌论”甚嚣尘上。
  这其中或许有炒作、夸张的成分。但伴随十月底地铁7号线的开工,华强北商圈又迎来新一轮的空铺潮。记者连日来现场采访发现,这里“一铺难求”的光景已一去不复返。
  离开的,除了美好的光景,还有曾经在这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人。陈兴发就是其中之一。
  陈兴发,人称“发哥”,武汉人。听人说,他是最早一批进入华强北做手机的“先辈”,曾亲历了华强北的一路成长。如今,“发哥”也准备从这里撤离了,回湖北老家。
  近日,记者几经周转见到发哥时,他正大声地讲电话,听着他操着独特的武汉口音,像在与对方协商清掉手头的存货。

  铺位空
  随处可见空铺
  整层楼冷冷清清
  “等这批货清了,我就走。铺子一时半会是租不出去的,白白等着也没用,只好丢给中介”。发哥说。不同于在华强北商圈租店铺经营的手机商,发哥的店铺和摊位多是自己的。
  据他介绍,由于来这里比较早,当年手机生意好做,也算捞到不少金,就在华强北买了一些铺位。他回忆,那时候华强北铺位便宜,但凡买了铺子的人最后都“发了”。
  “2008年那会儿,你想在这租个铺子还得托人找关系。现在啊,看看这赛博六楼以上,随处可见空铺”。发哥感慨道。
  记者随后按照发哥的指点,逛了逛华强北核心地段大的卖场,如赛格通信市场、华强电子世界、曼哈数码城、赛博、远望等电子市场,空铺现象随处可见。
  曼哈数码城一楼靠后门的一整片都空着,全部在装修。据招商处的有关人士介绍,目前还没有对外招租。记者看到,三四楼空铺更是严重,三楼零星的几家手机配件开着门,剩下的一眼望去,全是铁皮卷帘门拉着,冷冷清清。
  记者走访发现,赛格广场、赛博广场也好不到哪里去,“旺铺招租”的招牌铺天盖地。“免中介佣金”“免入场费”“免物管费”字样随处可见。
  相比其他,远望数码城的情况稍微好点,一、二楼场面很热闹。不过记者在二楼看到招商的大幕拉起,记者观察了近2小时,也没人到招商处询问。

  租金降
  有商城四成空置租金打5折
  市场的惨淡就摆在眼前,华强北的空置率不断上升。在采访中,一位华强北的地产中介告诉记者,在重灾区赛格广场,20楼以下、60楼以上的单位空置明显;嘉禾华强的LED市场转型不太成功,空置率达到30%~40%;另外,还有国际电子、新亚洲等华强北为主的几座大厦,空置率都在上升。
  铺子空了,怎么办?降租是卖场经营者、业主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办法。
  华强北曼哈数码广场的大楼上,远远可以见到“隆重招商”的广告。据记者了解,曼哈3、4层推出的招商优惠是签约2年,租金首交1年送6个月,享七折优惠再送装修期;签约1年,租金首交6个月送3个月,享七折优惠再送装修期。
  “我们的租金比原来降了很多”。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个店铺的价钱,以曼哈三楼一间原价5800元月租的店铺来算,5800元先打7折,然后交9个月租可租一年,算下来月租大概3000元左右,差不多在原价基础上打了5折。
  降租的不止曼哈,华强北赛格广场和华强电子广场的租金也掉得厉害。昨天,深圳中原工商铺部董事总经理何世胜说,在赛格,以前租金可以达到200~300元/平方米,现在低到120元/平方米。
  远望虽然没有明着降租,但记者在远望招商处工作人员咨询时,也发现如果租期长价格就可以商量。发哥说,现在远望的租金已经比去年同期下调了不少。
  据介绍,发哥也在远望租过铺子,他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说,“那时候我哥们阿华的摊位在一个柱子旁边,一米长的柜台,生意爆棚,轻轻松松月入2万多”。据他介绍,阿华在8月底就离开了,那时还没有封路。

  雪上霜 3年“封闭期”吓退不少商户
  “前年开始,这一片的生意就不好做,做手机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阿华算走得晚的”。发哥这样说道。
  在地铁修建之前,一些商户已经由于做不下去开始撤离,原因是多重的。
  首先是整个大环境的影响。“整个经济形势不好,华强北生意难做也是在所难免”。发哥说。据介绍,华强北手机市场的商户多数做批发,全球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舍不得花钱,来拿货的零售商就少。此外,在华强北做手机的人太多,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内秩序混乱,手机利润越来越低,很多人撑不下去就走了。
  其次,电子产品受电商热潮的冲击也是另一大原因。近年来,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各大电商纷纷打起价格战,原本很多来华强北购买电子产品的消费者,如今在家中点击鼠标就完成交易,即使是来逛实体店的,也是先在网上查好了价格,再来和商户砍价。
  日前开工的地铁7号线,则让华强北雪上加霜。据记者了解,深圳地铁7号线10月底已经开工,到明年初,涉及地铁工程的华强北路红荔至深南段面临封路,除人行道外,包括机动车主干道都会封闭,华强北将迎来长达近3年的“封闭期”,临街商铺店面也将被遮蔽。
  恰巧临街商铺大多都是手机零售商,记者走访华强北开挖路段时,发现已经有一些手机商铺,离封路带仅仅只有一两米的距离。
  一位临街店铺的卖家说,前几年振华路也是因为修地铁封路几年,导致沿线商户元气大伤,当时沿线的商铺不少都做不下去选择关门,此次地铁封路后,大家都怕面临同样的命运。
  不过,深圳市轨道办表示,地铁7号线的建设已经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商户的影响。据悉,深圳市政府成立了华强北立体街道建设指挥部,邀请华强北的商家、业主一道为华强北建设提建设性意见。而在华强北公布的建设方案中,也是多次召开会议,并经过20多名业主、商家代表的同意下才实施,现在华强北的围栏一般只有半人高,比普通的围栏要矮一半。目前的方案是商家、设计、施工方多次组织论证、优化后的结果,已经从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商业的影响。

  自救忙 立体街道远景带来美好憧憬
  面对困境,各路人马纷纷开始动脑子,图谋破局。
  华强北商会也向有关部门发出建议书,在建议书中,华强北商会会长黄建跃称,其中主要的诉求是:缩短工期;政府给予商户、业主减免税费并促使业主适当降租;施工期间商业街的配套指示系统应明确齐全;华强北地下空间建设的具体方案也应尽快出台。
  除了协会与有关部门沟通,大卖场如曼哈数码广场之类的则另辟蹊径,“前门封路,就多开几个门”。曼哈的一位负责人透露,为了不影响卖场的人气,曼哈在右边和后面各开了一个门。
  像拥有赛博广场店铺的业主们,在这种形势下,则是抱着“如若不等钱用,宁愿降租也不愿贱卖门店”的态度。
  对此,何世胜分析说,市场不好,租户可以考虑去其他地方发展,但是业主先前买了铺子,现在不如持有,牺牲这3年的部分租金,未来这里还是很美好的。
  据深圳市轨道办负责人蒋群峰介绍,华强北立体街道完工后,将形成地上一层、地下三层的立体街道,街道景观将进一步提升,与如今深圳会展中心、购物公园地下商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地下第一层为商业区,地下第二层为地铁1、2号线,地下第三层为地铁7号线。此外,7号线投入试运营后,还将考虑在该片区建设空中连廊等,形成名副其实的立体街道”。这是蒋群峰向记者形容的图景。他表示,当前的华强北虽然在施工上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个商圈而言,其实更重要的是信心的保持。“大家都应该对它有信心,未来地铁三期建成,华强北会比以前更繁荣”。
  一些业内人士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就连决定离开华强北的陈兴发也在采访中表示,如果能在华强北熬得住,未来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他特意引用了马云的一段话告诉记者:“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临走时,发哥笑着说,“现在,我倒是希望和我一样在明天晚上挂掉的人不要太多才好”。
 ------------------------------------------------
  免责声明:文章摘自网络、本网站不承担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12年12月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2021年全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将增长约18% (8-26)
·缺芯潮调查:交货期长过孕期 (2-8)
·国产电子元器件替代迎来机遇 (2-1)
·RECOM推出60W的AC/DC电源 (6-11)
·Diodes推出微型车用MOSFET (4-24)
·英飞凌推出250KW光伏发电解决方案 (4-21)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Micron-镁光科技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