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时事新闻 >> 详细内容

高通与英特尔的攻“芯”博弈战

(2012-11-27 7:52:29)  1333人次浏览
 
     上一周一定是特别的一周。芯片市场震荡巨大,英特尔和高通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周一,英特尔与摩托罗拉共同发布了主频达2GHz的智能手机;周二,高通随即推出了S4 Plus MSM8X30的品鉴会,随之带来的还有高通的靓丽财报、优秀产品和手机芯片的光辉史;周三,英特尔与合作伙伴商谈移动互联发展大计……同时,英特尔CEO欧德宁里离开公司、高通股票市值超越英特尔,一场激烈的攻“芯”战正在紧张地角逐着。
  高通:后来者居上
  在11月20日举行的发布会上,高通显得非常自豪。高通全球副总裁在演讲一开始就用了“五个第一”。在应用处理器销售、GPU占有率、DSP占有率、3G/4G/LTE 基带芯片、射频芯片五个领域,高通成绩都名列前茅。高通业务拓展全球副总裁沈劲也表示,高通市值超过英特尔是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方向,“2012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3亿多,增长率达到了45%,比PC的同期销量高67%。”
  在两年前,英特尔和高通也许还是一对大哥和小弟。尽管在不同的芯片领域里求生,但是高通市值仅仅是英特尔的一半。然而,随着Snapdragon芯片应用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高通逐渐实现了在移动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所谓时势造英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发展,也为高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PC市场每年出货4亿台,相比之下,智能手机年出货量在2011年就已经超过个人电脑,而在今年将达到7亿部,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也将有1亿台。作为移动芯片领域的领跑者,高通在这个市场受益匪浅。
  英特尔:先行者的担忧
  英特尔面临着一场艰难的选择。尽管它在个人电脑芯片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八成,地位难以撼动,但是在移动领域占有率却非常小,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仅占市场份额的0.2%。
  “对于是否进军移动芯片领域,英特尔显得很犹豫。这和前CEO欧德宁的策略失误有较大的关系。”iSuppli首席分析师顾文军分析,英特尔在六年前以6亿美元的价格将其通讯与应用处理器部门出售给美国Marvell科技公司,该部门主要负责开发和销售用于智能手机等手持设备的处理器芯片,“英特尔似乎只想做好个人电脑行业,而忽略了移动芯片的发展速度和市场需要,欧德宁对于移动市场的敏感度不足,延缓了英特尔的转型速度。”
  但是,英特尔在技术方面的优势非常有优势。IC元器件分销商科通集团旗下电商科通芯城执行副总裁朱继志说,目前,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在配置较低端的手机终端上运行很顺畅,高通也是这样,但是随着手机从双核升级到4核、8核,甚至16核,ARM就显得有些不足了,“例如在多任务处理、3D图形处理等方面,在个人电脑领域埋头苦干的英特尔X86仍然有很大的优势。”
  未来的博弈战
  寻求最佳平衡的功耗性能
  在目前,英特尔X86架构处理器的需面对的仍然是功耗问题。业内分析师尚吉刚说,X86架构在低负荷时功耗较大、发热较高,导致X86芯片在续航能力上出现明显不足。而基于ARM架构的高通处理器,在闲置和低负荷环境下能耗非常小,而ARM处理器的市场价格也要低于英特尔处理器。
  但是,高通的ARM架构也存在明显的弱点。英特尔的CISC架构对于芯片的设计相对比较复杂,在X86上的一个内核要比ARM上同一个内核使用数量更多的晶体管,相应的它的功能更加强大,性能更加优良。同样内核的ARM在性能方面竞争力较小。另外,英特尔在市场上经过10多年的积累,硬件支持已逐步完善;而ARM服务器系统制造商则需要自己设计主板,这就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ARM的软件系统也相对较弱,适用软件很少而且价格很高。
  高通移动计算产品管理副总裁Raj Talluri透露,未来移动芯片将围绕低功耗、高效率进行开发,英特尔和ARM都在向对方学习。有消息称,英特尔计划重新设计新一代的Atom处理器,将具备较低的耗能和较高的性能。ARM 也在学习英特尔的技术水平。如何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实现像个人电脑一样的强大功能,是双方相同的目标。
  商业模式:封闭VS开放
  英特尔封闭的发展模式曾经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朱继志认为,在工艺技术上,由于高通没有芯片制造工厂,就需要台积电等半导体代工厂商进行芯片代工;而英特尔从芯片开发设计到制造环节,整个流程都能自己完成,能对整个生产链进行掌控,也能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很少会出现像高通和联发科那样断货的情况。
  然而,移动市场的发展,再加上ARM等新一代的挑战,英特尔显得有些吃力。顾文军表示,封闭的商业模式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它对市场的反应相对缓慢,“譬如ARM,它并不生产自己的处理器,而是提供一个设计架构,让合伙人根据需求去生产制造。,这种商业模式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很灵活。尤为重要的是,还由此产生了包括芯片生产商、软件企业、设计辅助工具开发商、硬件制造商和移动设备生产商等大批量的合作企业,它们以ARM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企业联盟。”
  顾文军说道,英特尔的优势是其强大的制造技术,充足的现金流等,它应当抛弃超级本,迅速向移动互联转型,靠“联盟”去和对手竞争,充分发挥自己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实现转型发展。(IT时报)
 ------------------------------------------------
  免责声明:文章摘自网络、本网站不承担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12年11月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美国芯片业9大组织强烈抗议对华出口 (4-8)
·广东公牛与慈溪公牛不正当竞争案二审结果 (10-21)
·2017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十大事件 (1-2)
·欧洲12国查获100万中国进口仿冒半导体元件 (7-6)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家底” (4-5)
·全球抢OLED市场,三星仍将称霸2年 (3-6)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著名半导体厂家网址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C106D-HC106D-单向可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Micron-镁光科技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