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 行业要闻 >> 详细内容

美国光伏企业破产 向三家中国企业索赔15亿美元

(2012-10-15 13:21:11)  1458人次浏览
 
     美国光伏企业破产 向三家中国企业索赔15亿美元
  ● Solyndra:中国组件制造商与中国的多晶硅生产商、金融机构和中国政府机构共同组成了卡特尔垄断组织
  ● 中国公司:运营不善的的美欧公司对中国竞争者泼脏水俨然已成为时尚
  ● 分析师:从时间点上看,Solyndra提起反垄断诉讼不排除有政治力量做幕后推手
  10月13日,根据外媒报道,一家名为Solyndra的美国光伏企业日前在美国加州北部地区的一家地区法院向中国最大的三家光伏制造企业尚德、英利和天合提起反垄断诉讼,声称这些公司的垄断行为给它造成15亿美元损失。
  对此,昨日,上述三家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上述诉讼是没有根据的,公司将积极捍卫自己免受毫无根据的指控的投诉。
  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美国商务部刚刚发布了高税率的终裁结果,为何美国光伏公司又开始“落井下石”?

  Solyndra索赔15亿美元
  Solyndra是一家专业商用屋顶光伏系统制造商,以技术领先、设计新颖著称,是奥巴马政府重点扶持的美国能源创新样板公司。2009年,美国能源部向Solyndra提供了高达5.27亿美元的贷款担保,得到充沛资金的Sylyndra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业内冉冉升起的新星。《纽约时报》将它称之为“政策制定者的甜心”、“风投的宠儿”。
  去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曾专门拜访Solyndra,并对该公司的产品设计赞不绝口,称Solyndra这样的光伏企业是“保证美国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引擎”。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被寄予厚望的公司,于今年8月31日申请破产,1100名员工遭解雇。Solyndra在破产声明中将公司崩溃归咎于全球需求下降及竞争过于激烈等原因,特别是来自中国光伏同行的竞争。
  破产后一个月,Solyndra向中国光伏企业“复仇”。在近日一份编号为“Solyndra LLC v. Suntech Power Holdings Ltd., 12-05272”的诉讼案中,Solyndra指控中国组件制造商与中国的多晶硅生产商、金融机构和中国政府机构共同组成了卡特尔垄断组织,使得组件可以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销售。
  Solyndra认为正是受此影响公司才不得不进入破产程序,而公司现在将为此寻求补偿。据报道,Solyndra公司的律师称公司在被告垄断行为的影响下,营业损失达到15亿美元。
  对此,英利绿色能源美国公司总经理Robert Petrina表示已经收到被指控通知,通过对诉讼文件的初步审查发现,该指控毫无事实依据,并且具有误导性。
  “事实证明,Solyndra的失败完全是由于技术落后和运营不善造成的。我们一定会积极抗辩,并相信英利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Robert Petrina表示。
  英利公司法务总监陈卓对此感叹称:“运营不善的的美欧公司对中国竞争者泼脏水俨然已成为时尚”。

  后期恐追兵不断
  值得注意的是,Solyndra上诉时间正好在美国商务部公布终裁结果的后一天。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分析师对记者分析认为,Solyndra此时提起诉讼可能是想获得更多的赔偿,因为其是一家已经破产的公司,虽然中国在“双反”终裁中被判高税率,但Solyndra不能获得任何好处,因此,提起反垄断诉讼是其获得赔偿的一种方式,而且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赢面很大。
  不过,上述分析师也表示,从时间点上看,Solyndra提起反垄断诉讼不排除有政治力量做幕后推手。
  能源专家林伯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Solyndra开了一个头,接下来会“追兵不断”,还会有更多的公司效仿其做法,未来中国光伏企业的日子可能更不好过,除了配合欧盟的调查,积极应诉之外,还要应付这些公司的纠缠。
  “不过,这些企业间的诉讼都不是大事,不会对公司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关键还是看对于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欧盟到底怎么判”。林伯强称。
  近期欧盟已经对中国光伏行业发起反倾销调查,而近期有消息还称,由欧洲25家太阳能面板企业组成的EU ProSun组织日前还向欧委会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同业从非法补贴中获得不公平优势。
  林伯强认为,欧盟如果最终判出高税率,对中国光伏业来说将是致命一击,因此,在它没判决之前,中国政府应该尽快救产业。不过,他强调,救的不应该是企业,而是救市场,补贴终端,没有市场,给企业再多钱也是于事无补。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的政策面看,救企业仍是政府的救市重点。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开发银行近日加强了光伏产业的金融信贷扶持,重点圈定赛维LDK、中能太阳能、尚德电力、英利、天合光能和晶澳太阳能等“六大”企业,以及阿特斯、晶科、阳光电源、中电光伏、新奥和昱辉阳光等“六小”企业,确保其授信额度。
  内容来源:国际金融报
 ------------------------------------------------
  免责声明:文章摘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12年10月产品推广:可控硅-晶闸管→浏览下载 MOS-场效应管→浏览下载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浏览下载
 ------------------------------------------------
来源-中国可控硅信息中心   打印 打印该页
相关资讯
·2021年全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将增长约18% (8-26)
·缺芯潮调查:交货期长过孕期 (2-8)
·国产电子元器件替代迎来机遇 (2-1)
·RECOM推出60W的AC/DC电源 (6-11)
·Diodes推出微型车用MOSFET (4-24)
·英飞凌推出250KW光伏发电解决方案 (4-21)

 
最新资讯
暂无资讯

热门资讯
·2024主打产品目录选型
·MCR8SN 高灵敏度单向可控硅
·Richtek-台湾立琦科技
·双向可控硅的命名
·有关ST,PHILIPS等公司无
·C106D-HC106D-单向可
·Z0405MF-双向可控硅
·BTA41-1200B特制高压双
·BT136S-600D贴片双向可
·可控硅元件的符号说明
·MCR22-8 单向可控硅
·可控硅元件的电压说明
·场效应管的基础知识
·BT137S-600E贴片双向可
·三象限与四象限有何区别?
·怎样判别二极管的极性
·BT151S-500R贴片可控硅
·BTA100-1200B
·X0605MA全新原装ST产品
·BT136-600E 全新供应
·ASE-台湾日月光半导体
·Micron-镁光科技
·单向可控硅的命名
·40A三端双向可控硅电压可提升至
·可控硅的应用原则
·BT138X-600F全塑封可控
·Mikron-俄罗斯芯片厂商-米
·世界上通用的可控硅型号
·BT136S-600E SMD
·参加阿里巴巴竞价历史记录

Copyright ©2003-  KKG.com.cn  Tel:(86)-755-27832599278324992995508029955090FAX: 27801767

 浩海电子 可控硅 二极管 三极管 三极管 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
技术支持:爱学海iXueHai.cn 粤ICP备10237964号-1 中国企业官网大联盟 

访问统计: